而且还是说有可能,明明事实就是……
他也说不清,干脆就闭嘴,这会儿跟姐姐通电话想起了,也不愿意跟她讲。
祝余不知道还发生过这一茬,只嗤笑道:“你别管她说什么,她的眼界就这么大,不管是在容城还是鹏城,又或者是别的地方,你看到时候你的成绩能上哪里的本科就去报,能往外走就往外走,除非本地有更好的选择。”
她告诉弟弟:“你要往外走,才能有机会离开状元巷,我知道她想什么,她是怕你不回来了,她没人养老。”
“但她怕她的,你要问问你自己的想法,你愿不愿意听她的,随便在容城读个差不多的学校,毕业以后回去接手她的小商店,然后相亲,结婚,生孩子,一胎不够就二胎三胎,总之一定要有儿子,阿麟,如果你能接受过这种一眼看得到头没有任何指望的日子,那就随你,如果不能,你就得更加努力。”
顿了顿,她又说:“你也别想太多,先好好学习,把成绩提高上去,等明年高考完再说,我这边……”
她翻了一下关夏禾的登记本,“有考生家长请了高考报名辅导老师来给孩子们讲怎么选学校选专业,明年你考完,我也给你请一个。”
至于他刚说的这事,“周二回去我会跟她提一下,但她听不听我可不保证。”
祝麟嗯了声:“我知道的,妈她……”
他顿了顿,非常沮丧地叹了口气,他问祝余:“姐,我是不是特别没用?”
祝余反应很快,立刻便应道:“当然不是,是因为你还小。”
“不管是年龄还是能力,你都还小。”她声音温和,说出来的话却有一种让祝麟心安的沉稳,“只有你长大了,自立了,才会拥有话语权,每个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
在她十七岁的时候,比祝麟更加惶惶不可终日,看不到未来在何方,老师说,要读书,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她抓住这一句话,犹如抓住一块浮木,拼命地学习。
最终她还是走出来了,她从前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苦的人,后来才知道,世人皆苦,只是苦的方式不一样。
哪怕她并不赞同自己的父母,也不再期待他们的爱,但却无法否认,他们也是苦的。
母亲多年苦苦求子,把一生的倚靠和希望放在儿子身上,世界里只有儿子,人一旦付出的成本太多,就会害怕得不到与期待相符的回报,因此她总为儿子不给养老忐忑不安,她苦不苦?
父亲少时被强势的父母管教得没有自由,听奶奶说过他曾经梦想当飞行员,但身体素质不达标只能作罢,工作后也没什么长进,一辈子干到退休就是一个小学的后勤处长,雄心壮志折戟,仕途也无望,在家又要面对经常打打骂骂的妻子,和他认为白养了的女儿,以及前途未卜的儿子,他苦不苦?
经济上大抵是小康的,可心里呢?祝余耸耸肩,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