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了,这种深刻的印象突破了李牧十几年来已经形成的三观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让他再次在人群中看到引人注目的人时,下意识的去关注,不自觉的去比较,然后,可不就认出来了?
一个人再怎么变化,只要还是那个人,就还带着过去的印记,恰巧,李牧就识得这份印记。就像他自己说的,是感觉,是个人自带的气场,是氛围。而这种气场和氛围,放在某些总爱打破常规的人身上,就会特别显眼。
邯郸城中贵族少年不少,但这世上,之所以有‘人品贵重’这个词,不只是说只要穿一身华美的衣服就可以被称作贵重的。
十来岁的少年年纪,只会让这份“贵重”更加引人注目。
/>
有些人麻木,有些人眼盲,有些人事不关己,也有些人,见了就不能忘怀。李牧能在人群中将秦鱼认出来,看似玄幻不可思议,但也算是在情理之中了。李牧说罢就继续向前走,手还不忘牢牢抓着秦鱼的手腕。
等了半天就等来这么一句话,秦鱼很不服:“切,不想说就不说,做什么故弄玄虚?还感觉呢,你修道啊?&34;
李牧:“我修兵,不修道。”
秦鱼;…
你厉害。
秦国的安平君居然在邯郸,这个消息早就传到赵王的耳中,等李牧带着秦鱼走进宫廷的范围之后,不光此时在王宫中的臣子们对秦鱼侧目而视,就连王宫中的侍人和宫女们,都明里暗里的对秦鱼露出好奇的视线。
他们生活在宫中,每日听说的,也都是哪国的大王如何如何,哪国的公子如何如何,哪国的封君如何如何。
他们以前听的都是齐国的孟尝君又在哪国为相,养了多少鸡鸣狗盗之徒,后来这些上不得台面的门客学鸡叫,骗开了函谷关的大门,然后将孟尝君从秦国解救出来。
还有是魏国的信陵君,他不仅姿容俊美,更是豢养有三千门客,招揽人才礼贤下士皆不问出身,天下闻名。在赵国更是声名响亮,因为信陵君是他们赵国的平原君夫人的亲弟弟,赵国人爱屋及乌,对信陵君也很吹捧。
楚国的春申君这几年也声名鹊起,他曾随侍楚王在秦国为质十年,后又辅佐楚王顺利即位,楚王也以令尹国相相酬,乃是君臣相得流传甚广的一则佳话。
秦国嘛,他们其实也知道秦国有一位公子,被封安平君,善于稼穑之术,其他的,姓名如何?年岁几何?样貌如何?有什么家闻户晓的趣事?身边可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门客?立下什么大的功劳?
通通不知道。
天下只知有安平君,却不知安平君如何矣。
他们以前说起来的时候,还笑话秦国打肿脸充胖子,看着别国都有名闻天下的公子封君,他们就自己也传出来一个,好让世人以为秦国不缺公子。
但现在看到被李将军带进宫的这位据说是秦国的安平君的这位…少年,他们不禁开始唏嘘起来:秦国果然是在打肿脸充胖子,看,竟然连个毛都没长齐的少年都要推出来做和他们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
君齐名的公子封君,这秦国,果然不讲究。
这不,露馅了吧?
这么个小少年,读书了吗?懂诗乐,会礼仪吗?见了大王不会被吓的哭鼻子吧哈哈哈。
秦鱼也饶有兴趣的看着赵王宫里的人和景,猜度着待会要见的人,要说的话,如何将他此次身份暴露的影响降至最小。
秦鱼见到了赵王。
赵□□是个三十多岁的壮年男人,应该是三十多岁吧?男人只要一蓄胡须,下到二十上到五十,三十年的跨度,年纪随便你说,都能靠的上。
秦鱼按照封君的礼仪,只是对赵王行拱手礼,连腰都不用多弯。赵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