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34;
秦王颔首,范睢和蒙骜也都同意。
蒙骜道:&34;全国上下,能征发的士兵和粮草,我已心中有数,只等大王令下。&34;
范睢道:“征发士兵和粮草,都是需要时间的,趁着这个空档,咱们先跟赵国迂回一番吧。”平原君被秦国从上党“请”到秦国做客的消息随着冯亭从上党逃出传遍天下。
要说冯亭此人叛变卖国,那是冤枉他了,他不过是不愿意韩国的土地就这么窝襄的给了秦国,他无能为力,韩国弱小也无能为力,他又不甘心让秦国得到上党,他就想了一个祸水东引,让赵国来跟秦国打的主意。
而且,他也没想要赵国独自面对秦国,他想的是他率领上党的军队和百姓,与赵国合纵,一起攻秦。
这本质上,是一种爱国的行为,跟以前的三国、五国、六国合纵
伐秦,没有不同。
赵国也接受了,平原君来上党了,一切都向冯亭期望的方向发展,结果,秦国不讲武德!
平原君赵胜可不是空着手去上党的,他是带着赵王的封赏去的。
王令上明确的写了,封冯亭为华阳君,食邑三万户,乃为万户侯,封上党的县令三千户,上党的官吏们都往上晋升三个爵位,愿意跟随投赵的上党百姓,每家赐六金。
赵国可谓是大手笔了,但冯亭他是为着抗击秦国去的,而不是为了献地得到封君赏赐去的,所以他辞受赵王的封赏。
结果,他正跟平原君赵胜上演三请三辞的戏码呢,秦国的铁骑就踏进来了,只一个来回,秦国的骑兵都没下马,不仅斩杀了阻拦的兵卫,还斩杀了与他一同向赵国献上党的上党县令和官吏,更是掳了平原君赵胜就走,人都被他们杀了个通穿,结果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带着平原君赵胜调转马头一阵风似的走了。
徒留下一个冯亭和听到郡守府的声响集结过来的上党兵卒面对满地的血污和狼藉。
冯亭对着满地的尸体嚎啕大哭,他以为上党已经沦陷了,上党百姓都已经被秦军杀光了,才会没有人提前来郡守府报信。
等到冯亭看到云集在郡守府附近的上党百姓的时候,经过询问,他才恍然发觉,秦骑兵虽然一路行进到上党腹地,却对上党的百姓秋毫无犯,甚至马蹄都没有踏进上党的田地一步。
而之所以没有人给郡守府提前报信,是因为秦骑兵速度太快了,压根就没有人来得及向郡守府报信。
其他人都死了,只有郡守冯亭一个人留了下来,难道是因为秦骑兵忘了杀他了吗?还是因为他好命,再次逃过一劫?
当然不是。
秦骑兵师故意留下冯亭,是要他去给赵国报信的。冯亭自己也想到了。他派人去赵国报信,他自己则是仓促狼狈朝韩国的都城新郑赶去。
冯亭被秦国这一招来去如风吓的肝胆俱裂,秦国、秦国如此可怕,韩国,能幸免于秦王的怒火吗?秦王会不会放过上党,反而去攻打新郑?
若秦国真的放弃上党去攻打韩国的新郑,那么,韩国这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上党被他给了赵国,若韩国的新郑又被秦国攻打下来,那么,韩国就要灭亡了。
楚国的国都被白
起攻打下来,还可以迁都,韩国的国都若是被秦国攻打下来,韩国要将国都迁到哪里去呢?
此时此刻,冯亭是真的怕了。
韩国灭亡在即,他得回新郑向韩王请罪!
不说韩王听到冯亭的骚操作之后如何的惊恐震怒,就说赵王,在听到自己的亲叔叔平原君赵胜,居然被秦人从上党轻而易举的抢走,有多么的震惊和失态了。
赵王犹自不信他从上党来使这里听到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