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搞事 (捉虫) 郑雨成冲上来就给李怔……(2 / 6)

韩国娱乐圈里都算是有名,倒是没多想,顶多笑骂李怔宰也太护着了点。

莫琳笑着以茶代酒,回敬了一杯,“崔导见谅,你也知道我是学唱歌的,真真不能喝酒。”

先不说她怀孕了,不能喝酒,即使没怀孕,禁烟禁酒也是对一个歌手保护嗓子最基本的要求。

崔导赞同道:“嘿,你那个歌声真是绝了。”

他可是少数为了《奇怪的她》连续贡献两次票的人之一,原因无它,莫琳的歌真的太好听了,他甚至还下了音源做手机铃声呢。

他本想打趣莫琳怎么不出张唱片,他一定会买一张回家珍藏,不过想一想莫琳都算是国际名导了,再出唱片也太掉价了,也就罢了。

崔导暗暗羡慕,也不知道这世界是不是真的有天才,莫琳做歌手绝对是顶尖的,做演员吗,好歹也得到了影后,做导演更是成功,几乎找不到半点的缺点,只能羡慕郑雨成的好运了。

做为一个商业片的导演,崔导早就放弃了奖项,但这并不表示他对威尼斯不好奇啊,当下便忍不住问起威尼斯的事情了。

他虽然没看过《海边小镇》,但也听了一耳朵,业界的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很高,这么一部好片,在n.e.w的运作下能够成功冲进威尼斯并不稀奇。

大伙惊讶的是莫琳竟然能成功得到评审团大奖,而且是在对手是《鸟人》的情况下得到评审团大奖,这真的是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了。

要知道,《鸟人》的导演可是亚利桑德罗,那可是被提名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和连着二次提名最佳外语片的大导演,而摄影师──艾曼努尔也是得过奥斯卡最佳摄影的厉害人物,莫琳竟然能从他们手上抢下评审团大奖着实不易。

对此,莫琳倒也很坦白,“威尼斯的评审并不多,公关并不难。”

虽然每个评审多少都有私心,但因为每个评审来自不同的国家,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保持公平并不难,但这前提就是要他们能看懂电影。

托她高超的语言能力之福,一开始跟那些评审介绍电影时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她的电影观影门坎很低,丧子之痛是无论那个国家、民族都能明白的痛苦,要让评审共情也不难。

她顿了顿,也坦白道:“威尼斯对好莱坞的电影多少都有些排斥。”

《鸟人》是部好电影,整体而言,《海边小镇》并不见得比《鸟人》强到那里去,但《海边小镇》得了评审团大奖,但《鸟人》却没有,说到底还是因为《鸟人》毕竟是好莱坞的电影,天生便受到威尼斯的排斥。

崔导若有所思,说起来,商业片一直不怎么受奖项待见就是因为如此,他们韩国还好一些,像奥斯卡几乎就是把商业片out给表现的明明白白了。

说到《海边小镇》吗,自然少不得谈谈《海雾》,做为最后打败《海边小镇》代表韩国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自然是有其长处了。

不但是奥斯卡最爱的真人真事改编,《海雾》更是玩起了深沉,探讨人性,按理来说应该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可惜……

崔导不客气的送上了一句话:“沈宝成还是回去做编剧吧!”

导演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本来一个好好的故事被沈宝成说的太过平淡,人物也处理的乱七八糟,除了老金演的还成之外,其他人完全不行,这样的电影竟然能取代《海边小镇》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崔导只能说文/化部的人眼瞎了。

莫琳笑而不语,难得的不接这话,沈宝成的确算不上什么一线的导演,但他的背后有奉俊昊,那地位就不太一样,像崔导这样出了名的商业片导演自然有资格批评,不过她一个新人导演就不太方便,况且沈宝成做导演的确是不太行,不过做编剧倒是不错。

在莫琳与崔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