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坏的情况下,谁能稳定住局势。
说句大不敬的话,皇太后就是个吉祥物,是指望不上的,而钮祜禄贵妃,主意太正,更何况,钮祜禄贵妃出身于满族大家,膝下又有皇子,若康熙真在前线遭遇了不测,在钮祜禄贵妃掌握宫权的情况下,太子能顺利继位吗?
这不好说,康熙不敢赌这万分之一的可能。
在此时的康熙心中,被他亲手抚养长大,聪颖好学,文武双全的太子,是偌大大清帝国最好的继承人,他不允许出任何意外。
思来想去之下,有魄力稳住宫中的,云珠是最好的人选。
从康熙的眼神中见到了不容拒绝之意,重逾千斤的担子突然掉在云珠的肩膀上,云珠深吸口气:“臣妾必定不负您的期盼,帮您守住家。”
翌日,圣旨便下,云珠雷厉风行地将宫务接手过来,康熙甚者还私下里给了云珠手令,可以调动紫禁城侍卫,可以说,康熙是真的将后背彻彻底底地交付给了云珠。
六月,清朝大军终于开拨,往蒙古而去。
此次出征,兵分两路,左路从古北口而出,康熙的二哥福全亲自领兵,大阿哥也被康熙扔了进去,而右路,则从喜峰口走,由康熙的五弟常宁带队。
康熙率兵在后督战。
旌旗猎猎,养精蓄锐地大清精兵们,斗志昂扬地奔赴战场。然而,和出征前的自信满满不同,这次和准噶尔的战斗,并非那么的顺利。
先是理藩院尚书阿喇尼等“违命轻战”,导致前期清军连连失利,准噶尔渡过西拉木伦河,兵临乌兰布通,剑指京城。
但这些前线之事,后妃们无处得知,除了云珠从康熙每日送来的信里得知战事的胶着外,后宫妃子们只能频繁地求神拜佛,寄希望于漫天神佛。
大阿哥这次随着康熙出征,惠妃更是忧心不已,前头寄信不易,惠妃已经许久没有收到大阿哥的只言片语,只能厚着脸皮每日在永和宫待着,守着等着最新消息,期盼着从中能听到大阿哥的消息,又害怕着听到大阿哥受伤的消息。
然而,惠妃在永和宫的等待,注定是白费了功夫,康熙给云珠的信中,并非没有提到大阿哥,但大阿哥私下给康熙告伯父福全的黑状这种事情,多少不是那么光彩,云珠绝不会对一个心心念念期盼着儿子有出息的额娘,说这些事情。
毕竟,这并非死生大事。
即使云珠从不言语,惠妃却并未放弃希望,每日在永和宫待着,不愿意离开,这也让惠妃第一时间得知了堪称噩梦的消息:康熙病,召太子、三阿哥侍疾。
第162章 制衡
薄薄的纸张上,只简简单单写了几行字,这消息却犹如晴天霹雳般砸下,让云珠好半天没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