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妃,这个流言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康熙厌恶了去。
康熙年幼登基,在他的成长过程里,受到的都是帝王教育,他对自身要求颇高,在方方面面都有着一套尺度标准,简而言之,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完美的人,他不允许自己留下被人诟病的把柄。
前朝后宫的话语,对于大权在握的康熙而言,不过就是过耳云烟,但是,若这些话会影响到他圣明的名声,无论他如何喜爱,都能毫不犹豫地舍弃。在香山的时候,宜嫔精心准备的戏曲,只是被康熙怀疑在影射,便将云珠和宜嫔都冷落了下来,若是得知外面这等沸沸扬扬的传言,以后云珠在后宫大概便是查无此人了。
这份算计,是何等的诛心,但又何等的精准,简直都让云珠对着佟佳贵妃高看上几分。
第84章 震怒
已入腊月,宫中到处都在张灯结彩等着新年的到来,无论贵贱,一年里最期盼的也就是过年这天。
自吴三桂没了后,南边的战事虽有小败,但大体上还是顺利的,康熙收到的奏折上都少了许多闹心事,看着江山一片大好,这让他的心情也愉快起来,对着那些倚老卖老的宗亲,都能和善地听着,丝毫没有不虞。
前朝诸事顺利,康熙的心思不由地飞到了后宫之中,虽说这两三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选秀,后宫中未进新人,但乌雅氏和郭络罗氏如春兰秋菊,美得各有千秋,十七八岁的少女正是最最好的年华,吸引了康熙的大半注意力。
云珠由于有孕的缘故,久久未能侍寝,这骤一解禁,康熙食髓知味,这些日子都宿在永和宫,将其他人冷落的个彻底。
这一日也不例外,康熙将当日的奏折批完,便心情愉快地往永和宫而去。
此时天色已晚,永和宫中已经掌灯,悬挂在宫门口的宫灯,散发出暗黄的光芒,虽不明亮,却直直地穿透夜色,照亮了永和宫门前的这条路,为前来的人引出方向。
康熙每每看到这永和宫的灯笼,永和宫内的舒缓、温柔的气氛便拂上他的心间,期待感油然而生,待永和宫宫门刚打开,便迫不及待地三两步走了进去。
甫一走入主殿,康熙便皱起了眉。永和宫里摆设依旧,但他莫名的便觉得不舒服,哪哪都别扭起来。
环视四周,永和宫人全没有往日里的喜笑颜开,虽不到满面愁容的地步,但看着也让人生不出欢喜。
康熙眉头皱得更深,寻找着云珠,询问发生何事,谁知道四处看过,却没见云珠的身影。康熙恍惚中明了异样之感出于何处,平日里他来永和宫之时,总会有那个笑意盈盈的身影迎上来,递上一盏清茶,再温柔地用略热的帕子将他冰凉的手擦暖,又帮着将大氅脱下,换上家常的衣裳,每每见着她忙上忙下的样子,康熙心中总是格外熨帖,他对于普通人家的一切想象,都在永和宫中得到满足。
已经习惯了云珠嘘寒问暖的康熙,在永和宫得到破天荒的冷遇后,心里很是不自在,他骨节分明的手指攥着大氅的系带,三两下便将之扯开,不耐烦地将厚重的大氅扔到梁九功手中,随即便大步往暖阁走去。
北风呼啸,紫禁城里已经是滴水成冰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