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章(1 / 2)

    四个月大的豌豆长势喜人。

    研究员小曾不仅拥有兽医学背景, 还连续两年总揽繁育中心绿孔雀种群的饲喂职责, 在调整食物配比上比前任更有经验。

    两只小孔雀本来因为陡然增大的活动量垂头丧气、蔫头耷脑, 现在能吃上更香的食物,便把悲愤化为食欲拼命干饭, 慢慢地就又支棱了起来。

    敞开了吃很容易就会吃成溜圆的形状。

    于是小曾在这里找补, 雌孔雀在那里盯得更严格,天天催着幼鸟们练习奔逃和滑翔的本事, 偶尔还会和它们打群架一只压着两只打。

    小曾第一次看到这“母慈子孝”、“以大欺小”的画面时惊得差点把眼睛瞪脱眶,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镜一个劲地往下滑, 膝盖上摊着的书被风吹翻页了都不知道。

    然而紧接着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看得次数多了, 他整个人都淡然了, 甚至觉得真不愧是能和十六号做伴侣的鸟,这两只孔雀干出什么事情来好像都没有惊奇的必要。

    在这两只绿孔雀出现之前没人见过主动去翻找并接手无主鸟蛋的个体,也没人见过主动靠近人类村落还把这里捣鼓成到处都有“孔雀专用设施”的模样的个体,当初都在担心幼鸟养不大,这会儿不也能跑能跳能抱头鼠窜么。

    身为专家应该抱着“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心态去自信面对才对,谁也不敢说自己研究过世界上所有的绿孔雀,指不定野外就有这种家庭呢。

    小曾非常确信地点了点头。

    他和其他村民一样进入了见怪不怪模式。

    从第一只绿孔雀靠近土掌房群落至今,生活在村寨里的人们早就过了看稀罕的时候,慢慢地把它们当成了生活中天然存在的一部分,如同村口的大树、傍晚的山风。

    当绿孔雀们上演家庭大战时,村民们虽然也会驻足围观、善意地起哄,但和游客不同,他们更在意即将播种的作物和快要到来的节庆。

    又是一年农历六月,火把燃烧的时节。

    阿果在准备节庆用具时给绿孔雀做了一顶精致的小帽子,因为是做给小动物玩,所以没有用相对来说更珍贵的银,也没有用多少算是负重的毛线球,只在刺绣上下了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