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还有大部队兜底。
笨蛋夫妇只要跟着同类一起活动, 就不会错过赶路、觅食和转移方位的时机, 也不会错过什么社交讯号,问题再大也大不到哪去吧。
安澜是这么想的。
但她很快发现自己真的真的做出了错误的估计。
企鹅幼崽普遍达到十天到两周大时就开始了最初的社交活动,由此来打下良好的语言信号和肢体信号基础,顺便发展一些朋友,以适应属于帝企鹅的群策群力的群居生活。
这个第一步通常是由母亲促成的。
企鹅妈妈们会在时机成熟时载着幼崽到处晃悠,一旦合适的社交对象就停下脚步面对面站好,放任两只小家伙进行试探性的交流。
说是交流,其实就是对着鸣叫,然后互殴。
安澜第一次看到其他小企鹅时还很高兴,因为她穿过来之后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以前还会观察观察环境,看多了就看腻了。所以当她和同龄企鹅面对面时,一种新鲜感促使她非常友善、非常热情地对对方点了点头。
那只小企鹅长得像从动画片里抠出来一样可爱,看到安澜上下摆动脑袋,它在片刻之后也做出了同样的动作,还接连发出了稚嫩的“啾啾”声。
有那么一瞬间安澜仿佛看到了将来她们一起下海捕鱼的完美未来,甚至想着要给这位新朋友起名叫做“圆圆”,然而下一秒钟,圆圆就做了一次幅度超大的点头,嘴壳直挺挺地戳到了她的脑门上。
这是挑衅!
两只帝企鹅幼崽二话不说就你来我往地打了起来,誓死要把对方的脖子和脑袋叨秃,战况越演越烈,企鹅妈妈们一边低头观察,一边随时拉架
至少安澜是这么期望的。
可是她等啊等啊,等到自己因为体型差距被对方压着打了一顿,又打了第二顿,不仅没等到自家老妈伸出援手,还等到了一堆加油助威的嘎嘎咕咕,气得她血压直线上升。
等到企鹅妈妈终于想明白是时候出面撑腰时,用的力气又太大了,本来咬一下脖子或者脊背让圆圆退缩就能解决问题,它这一下直接给人家怼到了妈妈的脚爪底下,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