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天象 是吉兆!要上报陛下!(3 / 4)

珠玉在握 昼夜疾驰 11122 字 7天前

结论。

这说明她的心智比上一世更成熟,已然有了长足的进步。

她清楚自己从前不够聪明警醒,要是一直没有推翻从前的任何想法,那说明她仍旧处于那种可怕的被人蒙蔽之中,不能通过自己的耳目来接收信息。

“没什么。”元苏苏声音冷静地说,“我们走吧。”

赵德言不解,但看她往前,也温驯地点了点头,跟了上去。

-

巡按御史和夫人坐在马车上。

他不解地揭开帘子看了看,问道:“夫人想看庙会?”

“是想看看。”御史夫人和善道,“来了江淮,一向听说方寸寺的庙会热闹,我却还没有去看过,也想带老爷去散散心,破解烦闷。”

安御史有些尴尬。

他太清楚自己的烦闷是因何而来,所以对夫人为自己着想,而十分不好意思。

“多谢夫人……”他讪讪道。

马车在山脚下停下来。

十月底,冷风瑟瑟,却毫不影响方寸寺前庙会的热闹。

甩糖风的冰糖葫芦摊子、抛球顶碗上刀山的卖艺人,周遭都围着许多看客。卖茶点果子的妇人、面食糕点的小贩,都揣着袖子,穿着厚厚的几层袄子乐呵呵地守在摊前。

安御史看到这民间繁华景象,心里也有些宽慰。

他闻见香气扑鼻,说:“是什么味道这样香?”

御史夫人抿起嘴角微笑:“是肉脯的味道。”

安御史也来了兴致,下车亲逛起来。买了一斤肉脯,与夫人同尝。

御史夫人带着他,越来越往里走。

方寸寺下有三重门。

过了一层门,便是一条街,长长的街上横铺着许多摊位。

越往里走,人就越少,越显冷清。

到了最里面的那条街,已经少有百姓至此,也鲜有小贩支摊了。

安御史也并没在意。

他看着周围景象,感叹道:“我来江淮,听说此地经济富庶,民生大好,钱谷事务,竟远胜了刑名。都说这江淮府的官衙里不像别地,头一号的师爷不是刑名师爷,而是管财政的钱谷师爷。”

“钱粮税收的纠纷多,自然钱谷师爷更得重用。边陲等地,却是刑名与章奏师爷更要紧些。”御史夫人与他谈论,也十分了解。

安御史背着手,却想起来,“正好我衙里还缺个章奏师爷,只不知道去哪里聘一个高才来。”

“钱谷、刑名才是大道,如今世人学幕业,为图前程,有那才华横溢的都学了这两道。”御史夫人安慰道,“老爷替天巡守,向陛下送去的章奏自然是比别人更要紧,如今只能慢慢谋求,寻个好的,切不可为顾及面子情,从房师、同僚引荐里随性选用。”

安御史自是知道,也沉沉颔首。

“也不知哪里有这文辞简美、构思精巧,书法出众,眼界又出群的能人,肯屈居我衙中书写章奏呢?”

“自然能等到。”

御史夫人宽慰了一句,随后道:“老爷,到了。”

安御史一愣,从沉思中抬起头来。

这才发现,他们不知不觉已上了山。

眼前一带亭子,倚山傍水而建,飞在溪边。倚在美人靠上,便可赏玩溪水。

此地已高,再往前走出去些,就能看见皎洁天幕和山下人烟。

安御史还要问到了哪里,恰在此时,他看见前面有个人影。

他还以为自己眼花,正要细看,却忽然间听见夫人惊声:“老爷,你看那天上!你看!”

安御史被这惊喊声一震,不防间抬起头。

顿时他大惊!

只见原本明净的天穹此时冒起层层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