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从头看过几行,脸色渐渐变了。
“消息若确凿&30340;话,历阳离我们只有七十里,他们已经发兵,最迟今晚之前就会到了。”
“消息确凿。”荀玄微肯定地道,“燕斩辰护送阮家车队回程途中,遥遥望见兵马奔袭而来,快马紧急送来消息。你带防卫部曲做好准备。”
“是!”周敬则面色凝重起来,一阵风似&30340;出去了。
书房里只留下还在发怔&30340;阮朝汐。
历阳。七十里。发兵。听起来极为耳熟,她一定听人说过这些&30340;。
一个念头忽然闪电般划破脑海,她失声道,“平卢王!平卢王驻兵在历阳城,距离云间坞七十里!”
“杨斐课上说&30340;?”荀玄微露出赞赏&30340;神色,“难为你能记得。不错,正是平卢王发兵了。”
“燕斩辰带了两百部曲护送阮氏车队下山,人已经送到了阮氏壁。回程途中,正好撞到发兵奔袭上山途&30340;平卢王,前后脚擦身而过。燕斩辰仓促间不及仔细清点数目,估计兵力在八千到一万之间。最迟今晚之前便会到云间坞。”
说着慢悠悠地把信纸折起,原样放回信封里,放回长案上。
阮朝汐默然低头,又继续一笔一划地练起了字。
供她摹写&30340;那封阮郎君&30340;书信正搁在案上。里头有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
她从七个字里挑出‘静’字,一丝不苟地摹写在白纸上,心绪却越写越混乱。
战乱于她并不陌生。
这么多年,东奔西走,四处躲避,母女俩侥幸没有直面战事。但处处都是被摧毁&30340;村子,被焚烧殆尽&30340;断壁残垣,尸骨抛掷荒野,路过时看几眼,遇到太惨&30340;景象快步走开。早习惯了。
然而,她在云间坞里住了两三个月,看习惯了远处阡陌纵横&30340;农田,近处规整有度&30340;屋舍,傍晚时家家户户升起&30340;炊烟。她无法把印象里遭受兵祸&30340;死寂荒野,和安稳自足&30340;云间坞关联起来。
阮朝汐走了神,落笔失了准头,最后一笔竖钩忘了勾,一笔直冲出了白纸,墨落在漆案上。
“哎呀。”白蝉低低一声惊呼,阮朝汐猛地醒神,匆忙地就要起身拿布擦拭。
一只手接过她手里&30340;笔,换了张新纸,覆盖在浅淡墨迹上。“无妨。”
荀玄微起身过来,抽走她走神凌乱&30340;字纸,观察了片刻,落笔纸上,写了个惟妙惟肖&30340;‘静’字。
阮朝汐惊讶,“坞主也会写阮大郎君&30340;字?”
“嘘。”荀玄微温和地做出止声&30340;姿势,“见得多了,略会摹写几个字。”
他提笔写下一行描写景致&30340;字句:“日出雪霁,风静山空。”
短短八个字里,透出恬淡空灵意境。难得&30340;是选取&30340;八个字里,阮朝汐认得七个。
除了‘静’字模仿阮大郎君字体,其他七个字都是荀玄微自己惯写&30340;字,一笔极清雅舒展&30340;行楷。
他把笔放回笔山,从容叮嘱说,“该来&30340;总是会来&30340;。有备无患即可。莫慌。”
阮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