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3 / 10)

所作,他的名字是楚孑。虽然他现在只有大一,但盼您在此篇文章的时候万万不要将他当成学术水平只有大一的学生看待……]

大一?

他们《社会学研究》似乎还从没刊登过大一学生写的论文。

但既然能被艾仕哲推荐,想必是有点东西。

难道是学二代或者靠砸钱做研究的钞能力者?

洛云霞偏偏就是喜欢挑战的性格。

于是,她点开了论文。

半小时后,她关闭了文档,长舒一口气。

这是一个在她并不熟悉的领域可以说得上是开创性的论文,她一时有点拿不准主意。

于是,她隐去了这篇论文的作者,将它转发给了期刊合作的审稿教授。

……

龙茗是一名已经退休了的教授。

退休前他是燕京大学社会科学院的院长,也是一名专攻死亡文化的学者。

至于专攻到什么程度呢?

也就是写过几本教科书,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而已。

不仅是cssci的常客,更是ssci的常客了。

简而言之,他就是这个领域顶级的存在。

毫无争议的第一名。

而且,到了这个年纪,他依然笔耕不辍。

他目前正在写一本关于死亡文化的教材。

按照惯例,这种教材

每五到十年都要更新一次的,但这次他却犯了愁,因为没什么可以更新的。

众所周知,华国的死亡文化研究在2000年之前不太多,在2000年左右达到顶峰,之后又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新意。

2000年巅峰的时候龙茗也正是研究能力旺盛的时候。

在那之后,能刺激到他的东西就越来越少了。

而且他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特别重视“薪火相传”的那一套。

所以,在自己开始重编教材之后,收到了不少老友,以及老友徒弟的学术论文以及专著。

虽然看着感觉不错,毕竟跟着最顶级老师学出来的人写的东西总是扎实能用的,但总归是没太多让他眼前一亮的东西。

但今天他却收到了一篇角度很刁钻的论文。

从动物以及宠物殡葬的角度解构社会文化和死亡文化的变迁?

这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论文题目啊……

带着三分疑惑和七分好奇,龙茗开始逐字逐句地看下去。

从结构和遣词造句来看,这名学者的年龄一定不小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层的严丝合缝的逻辑。

而这篇论文也可以说的上是旁征博引,所用的史料、依据,无不精准可靠。

他读着读着,愈发感叹这位学者知识面的丰富程度。

这种功底,绝对不可能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所写的。

可以说,他很久没有感觉到惊喜过了。

而随着这份惊喜而来的,是一种惆怅。

这篇论文如果只是粗粗读一遍,只会觉得很厉害。

但如果要跟着作者的思路,把里面的资料全部验证一遍,则又是一个通天的工程。

不过,为了这篇论文这么做,他甘之如饴。

这种带着开创性质的学术研究,他必须严谨对待。

于是,在余后的几天里,龙茗将这篇论文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就连里面只是简短提到过一句的国外期刊,他也专门去翻阅了外文的资料,一一核对。

然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篇论文一点毛病都没有。

用一种极具开创性的视角以及极其扎实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