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070(7 / 8)

与冉文清是不适合去这种非自己的地盘露面的。

徐云川这才明白刘子岳询问的用意,心里不免感叹,平王殿下真是爱民如子,为早日让两州稳定下来,决定自己亲自前去。

他笑道:“殿下尽管放心去就是,以后这两州都是咱们自己人,您不用担心。”

刘子岳也不问公孙夏是怎么做到的了,笑道:“好,如此有劳徐大人和公孙大人了。”

几人相谈甚欢,当天刘子岳和冉文清就将封州的政务全部交给了徐云川,又留了三千人马供他差遣。

次日,刘子岳和冉文清则分别带着一队人马前去袁州和并州。

冬月下旬,京城的天气越发的寒冷,地上铺满了积雪,厚厚一层,放眼望去一片雪白,连呼出的气都是冷的。

但对延平帝而言,这个冬天一点都不冷,因为他的心头一片火热。

继江南相继传来捷报后,袁州和并州的好消息也接着送进了京城。

而这距上次封州的捷报入京不过才半个多月而已。

延平帝甚是高兴,在朝廷上乐呵呵地表扬:“有黄爱卿此等骁勇善战的将领,实乃我大景之福啊。如今并州、袁州已收回,南越以北的红莲教已被铲除,只等晋王收兵,红莲教就不足为惧!”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定是陛下励精图治,忧国忧民,感动了上苍,天佑我大景啊!”常为民站出来拍马屁道。他这话明显是想模糊黄思严的功劳嘛。

但皇帝嘛,哪个不喜欢听好话呢,尤其是什么老天保佑他,老天只认可他这种说法。

延平帝满脸喜色:“不错,老天爷也是站在咱们大景这边的。不过两州既已收回,袁州知府秦孝康投效了红莲教,入京交由大理寺审判,并州知府马远涛带兵誓死抵抗,为国尽忠,当厚葬重赏,追封其为三品太常卿,谥号忠义。此两州知府空缺,诸位可有举荐之人?”

太子、燕王等人听了这话,当即给自己人使眼色,示意推荐他们的人。

但素来在朝廷上很少发言的吏部尚书吴志站了出来,奏禀道:“陛下,上次封州知府一事,吏部因没准备,未能及时替陛下分忧,老臣回去后甚是惭愧,因此翻阅了卷宗,这次老臣有两个要举荐。吉州通判穆庆,历年吏部考核优,吉州临近并州,两地甚近,派他过去再合适不过。雄州同知杭志明在任上考核颇优,雄州距袁州只有五百余里,两地相近,派其前去可早安袁州百姓。”

穆庆?杭志明?

这两个是谁的人?

太子、燕王、楚王完全没印象,毕竟这种外放的地方官,还是比较偏远地区的小官,他们怎么可能全部记得住?

但没印象,说明这两个人肯定不是晋王的人,至少现在不是。

因为吴尚书是个老好人,对官员的考核,只要政绩做得还不错,一般都会给个优,要是做得不怎么样,只要不是太离谱,他也会给个中。

这种人谁不喜欢呢?

所以他在朝里的人缘很好。

这样一个有分量又有圣宠,而且还不站队,至少不碍着自己,偶尔还给自己一点便利的老臣,太子、燕王、楚王都不想为了这点小事得罪他。

说到底,袁州和并州那对比繁华的京城,富庶的江南,仍是偏僻贫穷落后的地方。这只要不再落入晋王的势力范围,他们都不会反对。

很巧的是,傅康年也是这么想的。

双方竟诡异地达成了一致。

但偏偏陈怀义竟跳出来反对:“陛下,这两州经历了浩劫,需有经验的地方官员前去,安抚百姓,尽快恢复生产,臣认为此事需得从长计议。”

他一反对,太子和燕王、楚王就皱眉。

现在他们都认定了陈怀义是晋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