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找不到人,他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尽量用畜力代替人工劳动,比如榨甘蔗这事,最初是青壮年汉子干这活,特别辛苦,效率也有限。
刘子岳让人特制了一个巨大的石磨,比普通的大了好几倍,磨盘呈倾斜状,可以将甘蔗从一侧塞进去,等磨盘碾压过去,汁水就出来了。
只是甘蔗甘蔗渣比较粗,很容易堵住磨盘,隔一会儿就要停下来清理一遍,但即便如此,效率也比人手工榨汁要快不少,而且这个活女人老人都可以胜任。
榨完汁的甘蔗渣可以烧,也可以做肥料,直接拖到地里,过几个就腐烂了,再种植庄稼,地里就不怎么缺肥了。
刘子岳不光自己想办法提高效率,也鼓励大家想办法提高效率,凡是能想出办法的,经过采纳后,奖励三斤白糖。
这极大地激励了大家的积极性。
大家集思广益,想各种办法,有的能用,有的试过之后行不通,但整体上还是提高了效率,十天后,蔗糖一天的产量已经达到了八百多斤。
刘子岳盘算了一下,这会儿甘蔗的品种还没优化,加上是新种植的甘蔗,产量远不及后世,一亩地只有两千多斤左右,接近二十斤才熬一斤白糖,还要扣除一部分损耗,一亩地只能产一百斤左右的蔗糖。
这次收割的甘蔗是年初种下的那一批,总共有三千亩左右,也就是说,算下来总计大概能产三十万斤的白糖。
当然这只是预估的,实际上可能还有些出入,但应该差不远。
可依照现在的效率,恐怕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将这批甘蔗熬制成白糖。
他算是明白为什么糖会这么贵了,实在是太废人工了。
刘子岳琢磨了许久,决定在甘蔗田里建临时的榨汁熬煮脱色工坊。
南越气温高,就是冬季通常也有十几度,不用考虑保暖防风这件事,所以工坊不用建墙,只要将大木桩打进地下,在上面盖上屋顶,挡住雨水即可。这样一来,工程量会小很多,几天就能建一个临时的工坊,用完之后,一把火烧了还能肥地。
这样的好处就是不用大费周章地将甘蔗拉回镇上处理了,后续只需将加工好的蔗糖用车子拉回镇子上就行,这个工作量很小,到晚上收工的时候,赶两辆马车就足够了。
收割个方圆几百亩的地,又换个地方建临时的加工坊,总共也就建十来个加工坊就足够了。
果然,改变了加工地点后,蔗糖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提到了每日一千五百斤左右。
这已经是极限了,短期内找不到更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法子。
可他这么多的甘蔗必须在明年三四月之前全部砍掉榨成糖才行,不然等春天后气温回暖,这些没来得及收割的甘蔗就会腐烂变质,白白浪费掉。
所以现如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高价聘请一些短工,忙过这两三个月即可。
十几天,总共加工出了一万斤左右的白糖,刘子岳带着这些白糖重新返回了广州城。
他先让冉文清看看他们的成果。
冉文清尝了一口,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好吃,甜,而且没有任何的杂物,干净又漂亮,价格应该比黑砂糖要贵不少吧?”
刘子岳点头:“那是自然,不过在卖之前,咱们先送点礼吧。”
他让人准备了精美的雕花匣子,每个匣子里十个纸袋,一个纸袋里二两白糖,精致小巧又方便取用。
做好后,他将这批匣子派人送去给了知府黎丞、市舶司提举殷洪昌等人,广州城内凡是七品以上的官员都收到了这样一份礼物。
这些一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二嘛也是希望通过他们将白糖给推广出去。
黎丞收到礼物
的时候,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