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垂眸,转瞬间便想到了罗宁当初为什么没回荣国府,而是直接跟着林如海出使了。
若是当年姑妈回府看望老太太,以老太太的性子肯定是不会让姑妈跟着离开的。
想到这里,惜春也不由又想到了荣国府和老太太,以及她老子。
看一眼仍旧二十岁模样的林珝,惜春轻轻的笑了。她小时候对林珝老复杂了。
感谢她,因为她的出现她爹才会记起自己还有个女儿。
可也嫉妒她,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在她爹心里林珝都比她这个女儿重要。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林珝,她和她爹不会有后来的日子。
她也许会
像探春和巧姐儿那般,进一回天牢……
妙玉到没太多的想法,她自来性子就左的紧,也是个喜散不喜聚的日子,见一群人傻呼呼的站在甲板上,她只略听了几句便转身回了她的舱房。
舱房经过改动,两间变一间,正好给她隔出了一间静室。
她今天还没有念经书呢。
对了,得让人先将她准备的坛子拿出来,弄些江心水煮茶。
一路往舱房走,妙玉脑子里不是想着江心水,就是想着她放在外面的哪套茶具适合煮这个茶。
对了,茶叶用哪个呢?
.
走了一个妙玉,又来了一个刚刚吩咐完事的林如海。站在甲板上与妻女们一道看了一回早就看不到的码头。
这些人里,林如海是最知足的。
罗宁已经将那本书全部说与他知晓了,书中的他先丧妻,再自丧,最后还将女儿送进了虎狼窝,让女儿生生被人磨搓死。
如今他活着,罗宁活着,女儿更是好好的活着,林家还在,还成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存在。
纵使没有儿子,可他还是让林家名垂千古了。
纵使没有儿子,可他的女儿也曾高座庙堂,官拜三品。
纵使没有儿子,可百年千年万年后,他林如海仍会被很多人铭记。他会成为和郑和一样的人物,历史的篇章中总会有他的一页。
这些...足够了。
.
江风大起来了,林如海便招呼其他人去上面的花厅说话。
“父亲年过四十才有了我,如今我也是上四十的人。”黛玉看着走在前面互相掺扶的林如海和罗宁,心里有些难过。
“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这个,”林珝不知道怎么劝黛玉,最后想了想决定还是换个方法喂黛玉鸡汤,“你四十二了还父母健在,就已经比很多人都幸福了。我爹娘没的时候,我连四十个月都没有。”
“我出生的时候,我娘就没了。我爹也没活到我四十岁。”一旁的惜春闻言也接了一句,“就怪让人羡慕的。”
黛玉:怎么感觉她刚刚那话是在炫耀呢。
.
船上的日子说无聊也不无聊,说不无聊也没啥意思。
黛玉和妙玉动不动就要来首诗,惜春在诗词方面不擅长,但她擅画,可以画出二人诗中的画面。
林如海是个君子六艺都不错的人,这会儿不是评评诗,赏赏画,就是也即兴来一首。
罗宁和林珝一样,最不耐烦的就是什么诗呀,词呀的。于是二人自成一伙,理都不理那几个喜欢吟诗做词的家伙。
四人在花厅里说什么诗人诗词的,二人就让人撑把大伞坐在甲板上,叫上两个识情知趣的媳妇一边说些八卦一边打麻将。
林珝那肚子坐得不舒服,所以她都是侧座在一张罗汉榻上。
有小丫头给她揉腿,端茶倒水,她倒是只需要将自己哄高兴了就好。
别看罗宁现在也是小老太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