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更合一(7 / 10)

好感,功劳自然也拿了大头!

张应心想定嫔还真是个实诚人,心肠也软,转头让工匠多试了几块玻璃,看看稳定可行了,这才赶紧又往养心殿赶去。

他临走前还不忘拿了两块毛玻璃,等会就能让康熙看着更直观一些。

康熙下朝后听说张应已经想好法子,还在养心殿外边候着,就微微笑道:“他的动作倒是挺快。”

不过李德全也低声禀报康熙,张应之前跑了一趟重华宫,康熙嘴角的笑容就淡了一点:“让他进来吧。”

张应进去的时候,明显感觉康熙不太高兴,脑袋顿时低下去,把手里的两块毛玻璃送上,麻溜就替万琉哈氏表功道:“奴才多得定嫔娘娘提点,不然奴才跟工匠们还一筹莫展,不知道要如何解决这玻璃上作画之事。”

他呈上毛玻璃后,又说了是如何做出来的:“只用简单的金刚砂就能研磨,不费多少劲。”

而且跟张太监想得不一样,玻璃也不会坑坑洼洼的,只摸着有些不平整而已。

还不会直接透过去,影影绰绰的,平添了一分朦胧美。

康熙伸手摩挲了一下这块毛玻璃,感觉确实有些不平整。

他抬头就沾了李德全准备好的染料,在毛玻璃上提笔一画,比起之前这就要好上色得多了。

康熙随手画了窗外的山景,李德全和张太监一个劲夸。

李德全让两个太监抓着两边举起毛玻璃,站在窗前,光线透了过来,却没有完全透,让这山景添了几分神秘,而且光线柔和又不刺眼。

若是作画后安装在宫殿,日头大的时候就不需要遮光了,反而上面的图案被光线衬托得仿佛在发光一样。

康熙想着难怪西洋的教堂喜欢用这种彩色玻璃画,挂在高处,玻璃上画着的人物身上透着一圈微弱的光,确实有种神化的感觉。

他琢磨着要是让画技高超的匠人画上西洋人喜欢的神化人物在玻璃上,是不是就能卖出前所未有的天价来?

光是想想,康熙就感觉有趣极了,示意李德全去取了西洋画册,递给张应:“你按照上面的人物在毛玻璃上作画,这玻璃要大,上面的人物要一模一样,能办到吗?”

张应恭敬接过画册,打开看了两页,里面全是西洋画人物。

不是带着翅膀,还不穿衣服的人,就是穿着衣服也露着肩膀、胳膊和大腿的。

反正西洋人喜欢的人物都奇奇怪怪的,工匠们不是画师,他们不会自我创作,但模仿的功夫却是一流的。

于是张应立刻应道:“皇上放心,奴才能办到。”

康熙点头道:“另外让人做玻璃盒子,做好后送去重华宫……算了,先送到朕这边来。”

万琉哈氏说这玻璃盒子能让书收藏起来更好,但是这玻璃需要暗色才行,他就又道:“记得玻璃的颜色要暗一些,最好能不透光……”

康熙还没说完,低头看着这毛玻璃,不就不怎么透光了吗?

很好,万琉哈氏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了,都不必费尽心思去改了玻璃的颜色。

外面再包一层暗色的布料,这就妥当了。

张应领命,赶紧回去工坊让工匠们着实做了起来。

玻璃上画西洋人物还能放一放,万琉哈氏想要的玻璃盒子得立刻开始做起来!

康熙没有立刻去重华宫,而是把手边的折子都处理完了,看着时辰差不多到午膳的时候,才带着李德全溜溜达达去了重华宫。

他不喜欢有人先去报信,也没人敢窥视皇帝的行踪。

所以康熙到了重华宫,外头守着的小银子见了连忙行礼,被康熙抬手阻拦去通报,小太监只能老老实实在原地站着不敢动。

康熙进去后,先看到的是桌上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