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3 / 5)

得着她,决定把她辞了,她就领不着工钱了。这会儿,她是找着由头好明目张胆地偷懒呢。”

小丫头们窃窃私语。

谢小姐并未参与讨论,只是在她们议论时,回头看了一眼。

门扉已关,林先生的身影隐匿不见了。

但隔着半开的窗牖,谢小姐似还能看到她静坐在屋中,素衣平整。

林姆师不知听不听得见这群小丫鬟的议论,但她并未有什么反应,只是泡了壶茶坐着,良久不动。

*

妇德课之后,还有文化教育课。

与严肃的林姆师性子不同,来为谢小姐启蒙的贾先生,倒是个慈眉善目的老者。

他名为贾录,年已近七十,头发花白,眼神好像不太好,看书总是眯着眼凑得很近,半天才看得清,一副老学究模样。

这老先生考试多年也未中举,只是个秀才,但他平时以教育孩童为业,在启蒙一事上很有心得,故而被谢老爷聘来。

贾先生过往被别家请去,都是教导公子少爷的,其中也有几个名门。

谢老爷为此很是自傲,每每有机会,他便要貌似不经意地对外人提起,他给女儿请的启蒙先生,过往都是教导男儿的,从没教过女孩子,以此显示他的女儿与众不同,以及他对女儿教导之用心。

外人听了,也纷纷作出佩服之态。

仿佛只教男孩的先生,天然就比教过姑娘的优秀几分。

不过,这位贾先生,倒真不是浪得虚名。

他教起认字书写来,极有耐心,教学也自有一套方法,很有条理。

旁人一日只能教三个字,他却能教五个。

他整日笑呵呵的,字也写得好。

谢小姐跟在后面一笔一划临摹他的笔迹,很快也写得一手漂亮楷书,字骨初显。

贾先生一日只教谢小姐半个时辰,剩下的时间他便自己待在屋里读书,说是要备考,多半还是想中举。

抢手的先生脾气大些也正常,再说谢小姐年纪小,字太多也写不动,谢老爷自然尊重对方。

谢老爷学儒多年,严格遵守尊师重道的道理,对府中的两位先生很是敬重。

不仅各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好厢房,平日里两位先生有访客也绝不会拦着,若是两位先生想清静一些,更是严令府中仆从不准打扰。

却说谢小姐性格十分孤僻,哪怕误会解开,她现在不会假装哑巴了,性子也没改。

有时候,她不喜与人相处,便趁着丫鬟婆子不注意,自己悄悄找个地方躲起来。

她人又小又瘦,还闷声不吭,乘人不备随便找个阴着的角落一藏,就很难被发现。

这日,她见着人多又有点不舒服,逮着机会藏了。左躲右躲,她发现唯有先生们的院子清净又人少,便偷偷猫进去,绕着墙躲到窗下。

谁知她刚刚躲好,还不待休息,就听到贾先生的声音响起——

“……年年都以为会中,还不是年年不如意。我怕是老了,今后就算是请人教小孩,说不定也不会有人找我这种老骨头。

“往年我教,好歹也都是教导男子,现在……竟沦落到只能教教闺阁中的小姑娘。”

贾先生今日似在待客。

贾先生说过话后,就有另外一个客人接话——

客人道:“教女孩儿也不坏啊。这种有名望的人家教导姑娘,多半是想给小姐抬抬名声,运气好可以博个才女的名头,再不济看着也能像个大家闺秀,将来想让她们嫁个好人家罢了,不用真的去考科举,教不出也没事,压力小。

“你看你现在比教儿郎时还清闲,能有空多写写文章。”

贾先生又是一叹,道:“话不是这么说。教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