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就如此敏锐,真是明察秋毫。”
赵泽被夸挺高兴的。
他拿扇子轻敲下巴,问:“所以你们最近在办的是什么案子啊?好像挺有意思的。”
谢知秋回答:“最近闹得大的,主要是一桩死者为乐坊女子的凶案,坊间百姓议论也不少。这桩案子略有些疑点,所以臣这两天花了点时间查查,但凶手其实当场就被抓获,是一名今年刚及第的进士,目击者和凶器都在,这案子本身并不难判。”
“今年的新进士,竟有人犯了这样的事?!怎么没人告诉朕?!”
赵泽惊愕。
不过他转念又一想,一年新进士一录几百人,虽然理论上来说这些人都是天子门生,但赵泽其实根本没记住其中几个人,后面授官什么的都交给吏部去办了,他也不是很清楚,对这些人后来的遭遇自然不清楚。
赵泽感慨万分,唰地打开折扇,边扇风边摇头叹息:“杀人怎样也不对啊,真是个败类!”
“微臣也这样觉得。”
谢知秋随口附和。
她又道:“其实,此案剩下的疑点,微臣昨夜已经理得差不多了,今日正想正式审理。”
“哦?那朕岂不是来得正是时候,还能看你判案。”
赵泽悠哉地道。
“这案子到底怎么回事,你要不详细给朕讲讲?”
谢知秋眼神一动。
说了半天,她几乎就在等这句话。
谢知秋看向赵泽,道:“皇上有兴趣?”
“是,考察官员嘛,总要看看你们实际如何干活的。”
“既然如此……”
谢知秋目光清冷,可乌黑的眼眸中,微微透着胜券在握。
她说:“皇上难得出来,既然如此,皇上想不想实际体验一下为官的感觉,代替臣,亲自审这桩案子?”
第一百一十九章
当!
“萧青天要升堂审乐坊女子被杀案了!萧青天要升堂审乐坊女子被杀案了!”
伴随着好事者铛铛吵闹的敲锣声, 这消息如风一般传遍大街小巷。
梁城凶杀案本就少见,又是新进士杀乐坊女子的稀奇案子,负责的还是民间有名的“萧青天”, 自然引人关注。
短短几日, 梁城已有不少风言风语,甚至坊间传出许多胡编乱造的道听途说之言, 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好奇。
于是大理寺升堂的消息一出, 很快就有不少闲着没事的百姓为了看热闹, 拉长脖子聚到大理寺外,想瞧瞧能不能探到什么新进展。
此时,大理寺内, 高高的石牌坊上端刻“纲纪四方”四字。
十余名吏兵手持长刀, 整齐地分列两道,将大理寺外聚集的百姓都阻拦在外、不让入内,现场一片肃杀。
被称作“萧青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