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4;,家里人便会夸奖他,乡里私塾的先生就会说他是做官的好苗子,林世仁自然便接受了“好好读书就能出人头地”的简单规则,即便偶尔受到区别对待,也只当是秦皓文章写得比他好的缘故,哪里想得到真正的差距,竟是在这种地方。
还有什么这些先生本就在官场上与秦家交好……他家里又没有人做官,根本看不出来。
可仔细一想,好像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他忽然食不知味,筷子上的东坡肉都没那么好吃了。
他当然知道自己家境不如秦皓,但过往只当是秦皓生活条件能比他好些而已,二人同样可以读书,前途上限好似并无差距。
读书好坏,只要努力就有追赶的机会,可这种投胎上的问题,要如何弥补呢?
“萧兄你为何会……”
林世仁本下意识地想问萧寻初为何知道这一层,可他猛然想起,两人虽然看似是朋友,但萧寻初本也是将军之子,门第比他高到不知哪里去了,只不过萧寻初离家出走以后,给人感觉比较贫穷落魄而已。
谢知秋并未接口。
萧家对这些事情什么看法不太清楚,但她之所以知道得如此详细,是因为她的家人也想将她嫁给秦皓,其中的利弊,祖母和父亲都逮着她说了千百遍。
林世仁道:“那……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吗?若是太学的先生只愿意指点秦兄,而对我们其他人不闻不问,那岂不是只有秦兄一个人遥遥领先,我等这辈子拍马都赶不上?”
“说到这个。”
谢知秋回过神来。
“既然你问的先生多,你可知道,书院里是否有哪个先生性格刚正不阿,是那种无论学生出身派系,都会一视同仁给予教导的?”
“那你说的一定是严先生!”
林世仁毫不犹豫地回答。
可紧接着,他又不解道:“萧兄,你问这个干什么?你又不像我,半点背景都没有。既然先生挑学生也看家境,你是萧将军的儿子,先生总不会像对我一样不给你面子,随意找人帮你评卷就好了。”
谢知秋一顿,说:“我不想要的,就是被给面子。”
有些事情她不好对林世仁明说。
实际上,谢知秋这里有一个大问题。
她以萧寻初的身份参加科举,是为了有办法娶到“谢知秋”,好让两个人不必继续处于现在各处一地的窘境。
可是,两人成婚以后呢?难道她还要以萧寻初的身份继续做官吗?
倒不是谢知秋不想做,如果这是她自己的身体,她会毫不犹豫地去实现理想。但可惜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她以萧寻初的身份做官,萧寻初所处的状态就会离他正常的环境越来越远,等到两人再度换回来的时候,就会惹上许多麻烦。尤其以萧将军之子的身份,萧寻初入仕,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最坏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