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她先是借史湘云来的机会,将其邀到衡芜苑中。她自然知道,史湘云前来,必会来请他。

如此一来,实际上就是将他往她院落内请了。

接下来,就顺理成章了,再借史湘云让翠缕请他的机会,设法让莺儿亲自来请自己。

莺儿是她唯一的贴身大丫鬟,而这一趟原本不必莺儿前来的,这其中就有诸多可琢磨的地方。

他前去的是衡芜苑,来请的又是莺儿。

只要他不是傻子,多少会领会到,这是宝钗同他冰释前嫌的暗示。

这一趟与其说是史湘云请他,倒不如说是宝钗借湘云前来的机会,请他到她的院落去,借此与他自然而然地言归于好。

自从产生误会以来,俩人彼此不到对方院落串门拜访,已有些日子了,在这种隔阂下,倒是谁也不好意思主动迈出第一步。

史湘云的到来,是个很好也很合适的机会,被宝钗巧妙利用了。

这是宝钗典型的做事风格,一切含而不露,不留痕迹。

就算贾玮坚信自己的推测是对的,但又似毫无证据,这其中皆是巧合而已。

山中高士晶莹雪,岂是白叫的?

认真说起来,这两府中人,算上男子女子,所有人,让贾玮真正觉得既单纯又复杂的,唯有宝钗一人。

尽管她只是个十六岁碧玉年华的女子,他一样有这种感觉。

宝钗性情淡泊,一直保持着独特的个性,即便从她的穿着和日常摆设上也可看出几分,非常简素,连贾母也说“过素了,年轻姑娘不应如此”。

行止上,她极有分寸,说话做事皆如此,不该她掺合的事,她决不掺合。

她自己的海棠诗,“淡极始知花更艳”,就是她性情的写照。

当然,这只是她性情的一面,另一面却是通晓人情世故,在任何场合皆从容,且应酬自如。

更高明的是,她还善于交心,与之交往的人,最终无不将她当成知己。

因此说起来,她是同时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情练达的奇特女子。

与之相较,个性太露、芳华自赏的妙玉、黛玉、晴雯等,难免不容于人,受到或明或暗的诽谤。

还有一些女子,却是为各种人事纠缠,最终个性全无,泯然众人。

淡泊、聪慧、博古通今,这就是“山中高士”的由来。

山中高士晶莹雪和世外仙姝寂寞林并列,一指宝钗,一指黛玉,相当贴切,是俩人的完美诠释。

宝钗为何对他冰释前嫌了?

贾玮脑中转着念头。

想来想去,答案只有一个,便是昨日他制止了薛蟠殴打香菱。

薛蟠的名声在两府中很是不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时不时地打骂香菱。

香菱坎坷的身世,受到两府上下普遍同情,薛蟠再这么对待她,自然饱受非议。

他当场制止薛蟠的恣意胡为,就是等于帮了他。

聪慧如宝钗,自然会承了他这份情。

或许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他这些日子的各种变化,让她颇为欣赏,比如隔阂这么久了,也到了该化解的时候了。

他自是不介意宝钗同他重归于好,尽管误会、和好都缘于她哥哥。

他看了一眼走在他旁边的莺儿。

这个莺儿娇憨活泼,懂礼节,晓事理,是个乖乖女,宝钗将她调教得很好。

让贾玮觉得好玩的是,莺儿同紫鹃一样,也是一个小红娘的角色,不同的是,紫鹃的小红娘角色扮演得相当含蓄小心,她则直接大胆得多。

这俩个丫鬟,为了各自的姑娘,一直与他周旋个不停,进行各种或大胆或含蓄的试探和暗示,或许不到他的妻室人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