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记者们也纷纷望向刘教授。
大家都很好奇,说好听点是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建筑主体,说难听点就是实际上只剩下一堆废墟都算不上的破碎结构了……
要从如今的遗址来复原全貌,先不谈能不能复原成功,即便复原成功了,顶天是一个3D模型。
甚至很有可能连完整的3D模型内轮廓都出不来。
何谈“完整结构”?
要完整结构,最起码得需要三分之一的建筑残留,才有可能通过结构工程学结合历史文献上所记载的种种资料来慢慢复原。
在此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本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现在研究所忽然声称,即将公布楼兰古城的全貌,这怎么可能?
研究所的副所长刘教授已经过了不惑之年。
如今他头发花白,戴着老花眼镜,身子骨亦不如从前硬朗,脊椎的毛病让他连腰板都直不起来,几乎只能佝偻着身体接受采访。
然而即便如此,刘所长依然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看起来就仿佛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一般满面春风。
他笑容和煦,神色从容,徐徐说道:“这位记者朋友提了一个好问题。”
“曾经,楼兰古国的历史面貌复原工作,一直是咱们研究所考古工作的一大难题。”
“毕竟经过上千年的摧残,历史留给我们的真相,只剩下寥寥几笔。”
“我们如同管中窥豹一般,只能通过极其片面的资料去捕捉楼兰的轮廓。”
“但今天,就在塔里木河附近,一个天降神迹的出现,揭开了楼兰上千年沉重而又神秘的面纱。”
“它解答了所有考古工作者对于楼兰的一切困惑,包括我!也在看过这个神迹后久久无法自拔。”
“做学术,讲究的是有理有据,我自然不会空口无凭,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这座仿楼兰古城一比一完美复刻的建筑。”
“我们称之为:新楼兰。”
刘教授转过头,对一名研究所的助理点头示意,后者激动不已,重重点头,打开了投影仪。
紧接着,新闻现场的大屏幕上,出现了……篆刻着“楼兰”二字的古城门。
画面缩小,逐渐展露出它的全貌。
一个伫立在黄沙之中的巨大古城,逐渐露出真容!
这一幕,令全场的记者,无比震惊!
在短暂的一瞬间沉寂后,现场的闪光灯不断亮起。
无数记者纷纷抓住机会,迅速拍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在短短五分钟后,全网都被这个新闻发布会上的重磅消息给震撼到了。
微博上,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热搜话题不断涌现,热度瞬间碾压了娱乐圈所有的花边新闻。
那些所谓的流量明星,当红小生,在这些充满历史意义的新闻话题下,不值一提!
《以赝品,辩真迹,我国考古的重大突破!》
《让世界听见,来自楼兰的声音!》
《我于黄沙之中屹立千年不倒,只为了更好地遇见你。》
然而在一则又一则的热门话题中。
最过于爆火的,莫过于由华清大学考古研究所发布的文章:
《天降神迹,复活楼兰》
该文章由研究所副所长刘教授亲自撰文,加上远在塔里木盆地的孙教授提供现场视频+图片,以及部分标注。
全方位地将此时此刻那栋“新楼兰”的风貌,面向全世界完美地展现。
新楼兰的出现,火速火出了圈。
网友们纷纷点赞转发评论三连,好让自己在这历史性的时刻,更加有参与感。
“我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