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072(7 / 8)

样,岂不得乱套?

“你听谁说的?”

武亲王正想回答,忽地听到孙承罡递上来一封奏折道:“陛下,江南送来的急报。”

兴德帝当即拆开,信上周嘉荣先是说了一下江南灾情的好转,紧接着便提起了刚才武亲王所说的事:父皇,苏州府知府柯自清、同知白实等人,联合中山王,侵吞赈灾银子,倒卖赈灾粮,儿臣已查实,证据确凿,为平民愤,儿臣先斩后奏,对柯自清、白实……斩立决,其余涉案人员,按律处置。

至于四弟,他为了一己之私,罔顾灾民死活,罔顾国法家规,儿臣委实心痛!但念其乃是儿臣的手足,实不忍对其施以极刑,便将其暂时关押,等回京之后,交由父皇处罚。若父皇怪罪,儿臣认罚!

信的后面,还有一个匣子。

孙承罡将匣子递上,道:“陛下,奴才检查过了,此乃是中……和苏州知府、同知等人贪污赈灾银两的账册和证据。”

其实不少消息灵通的朝臣也听说了这事了。

对于中山王他们不好说什么,可对于柯自清、白实等人,很多人都觉得该死。

嫉恶如仇的孟御史站出来道:“陛下,苏州知府柯自清、同知白实等,私吞赈灾粮,辜负了圣上的信任,有负天下黎民百姓,其罪当诛,荣亲王此举甚得民心!”

孟御史是不站队的,说话素来直,谁的面子都不卖,油盐不进,就像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很是难搞。

他站出来给这事定了调,即便是偏向武亲王的官员,都不想说话了,不然铁定会被孟御史盯着参奏。这为官者又不是圣人,谁能说自己包括家人身上都没点或大或小的毛病?

武亲王刚才还在夸周嘉荣,如今自是不好站出来说周嘉荣的坏话,不然很容易败掉一些中立大臣的好感。

静默了一会儿,还是毛青云站了出来。

他也是个狡猾的,拱手道:“孟御史言之有理,荣亲王铁面无私,乾坤独断,颇有陛下当年的风采。”

先是挑拨离间了一番,紧接着他又道:“不过荣亲王千金之尊,岂可与灾民同吃同住。依臣之见,江南水患已解,不若招荣亲王回京,也好全陛下的一番爱儿之心。”

明明是找借口不想周嘉荣继续在江南立功了,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武亲王听后也道:“毛大人所言有理。父皇,三弟这些日子在江南受苦了,既水患已解,不如早些时候召他和四弟回京。”

兴德帝想了想也有道理。不过这事得派个信得过的人去。

环顾一周,兴德帝哪个臣子都没看上,最后竟将目光落到了孙承罡身上:“也是,多日不见,朕有些想念老三和老四了。孙承罡,明日你启程前去苏州府宣旨,召荣亲王和中山王回京复命,不得有误。”

闻言,兵部尚书朱强当即站出来道:“陛下不可,洪灾虽已过去,可后续还有很多事,半途换帅乃是大忌,万万不可啊!”、

兴德帝不悦地眯起眼:“你的意思是江南百官都是酒囊饭袋?没了朕的儿子,他们就做不了事了?”

这种得罪人的话朱强当然不敢认:“回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臣……”

“够了,朕心意已决,退朝。”兴德帝直接来了一招走为上策。

次日,孙承罡便带着侍卫速去江南。

八日后,他抵达苏州府,进城后,第一时间便道了府衙。

徐达和孔京闻讯,连忙来见他:“见过孙公公!”

孙承罡摆手:“不必多礼,荣亲王殿下呢?陛下担心殿下的安危,命杂家来看看殿下。江南水患既已解,殿下当回去了。”

徐达不清楚京里的状况。

孔京是知道的,听到这番话心里自有一番计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