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住房情况困难,一家子挤在单位分的小房子里,确实想要改变。
却很少有人想过买房,多是在单位分房上动脑筋。
“小姜呀,你买房子干什么,等咱单位下次分房呗。”
要是能不花钱就分到房子,姜菱肯定愿意,她问,“那咱单位啥时候能分到房子,您知道吗?”
同事沉默了,上一次分房已经是十年前的事儿了。
“这样吧,你先打个申请,申请房子的人要是多了,单位肯定要认真考虑这件事的。”
姜菱按照同事的指点写好了申请,同事看到她的家庭成员只有两个人时,又忍不住沉默了。
她提点道,“你们家长辈不跟你们一块住吗?”
家庭人口数影响到了最终能分到房子的平方,家庭人口多数量多,又都挤在狭隘的空间内生活
同事想着,不管是哪家的长辈,把户口迁到小两口的户口本上,充个人头。
“他家里长辈都去世了,我们家也差不多的情况。”
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她已经死了。
还是第一次遇见这么棘手的问题,同事尽力在给姜菱想办法,“你俩以后还要生孩子,再加上孩子。”
天啊,不能再数了,越数竞争力越小。
计划生育了,这小两口要是想生孩子也只能生一个,全家一块满打满算才三个人。
她拿什么能拼得过那些一大家子十几个人的情况。
同事也没招了。
她说,“分房就看两点,资历和家庭人数。”
姜菱又刚来单位没多久,资历上她也不占便宜。
同事数来数去,只好长叹一口气,“不然你多出去参加一些专业技能的比赛,或许能看在你替单位立功的份上,能破例叫你提前分到房子。”
没有别的办法,她也只能这么干了。
比赛不是经常能有,姜菱还得等机会。
没等到比赛,宋观书下班回家时,带回了一张《人民日报》的报纸,头版头条报道了在广省的部分城市试行住房政策改革的新闻。
宋观书分析道,“将来有可能会逐步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咱们可以直接购置房屋。”
姜菱,“这确实是个好事,不过我年前才跟单位申请了福利住房,虽然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申请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