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丁艳从来不觉得穷是什么难以忍受的苦难,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日子都不容易,从小都吃了很多苦,灾荒时候天天喝凉水充饥,现在还不是都过去了。

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受苦。

丁艳很喜欢拍别人肩膀,这会有上位者勉励下属的感觉,她说,“你们小两口是双职工,只要认真上进,日子会越过越好。努力上进的人不会一辈子受穷,你跟小宋好好过,让那势利眼的爹妈看看,就算没嫁给有钱老头子,日子也不会差了。”

丁艳把姜菱当成了年轻时候的自己看待,希望这对苦命鸳鸯能够过好。

姜菱白天要应付热心的丁艳大姐,晚上回到宿舍也不安生,那几个姑娘话里话外希望她知情识趣赶紧搬出去宿舍。

她搬出去又能搬到哪里去呢。

姜家回不去,宿舍住不了,这时候没有铺天盖地的闲置房出租。

思来想去,丁艳强硬地要给她办喜宴,其实帮了她。

婚礼之后,她就能够顺理成章地住进宋观书家里了。

宋观书虽然是个白切黑,对男女之事不感兴趣,姜菱不用担心自己会被骚扰。

一晃神,时间到了周天。

日化厂采用六天工作制,只有星期天放假。

厂里食堂的工人在周六临时受到领导通知,说是布置得喜庆一点,周末会有小年轻在食堂举办婚礼。

食堂工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是厂里哪位领导家的孩子,能够有这个面子。

多方打听,始终不知道新人是谁,只听说丁厂长来做证婚人,这就更能印证大家关于是厂领导家孩子的猜测了。

为了在厂领导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大家工作的时候非常积极。

食堂外贴上了喜字,就连过年时挂在厂里大门上的红灯笼都被找了出来,打眼一看红彤彤一片。

不止食堂工人心里疑惑,就是周六当天来食堂吃饭的其他部门工人也在心里猜测,厂里哪位领导家的孩子到了婚龄。

赵红云和姜立文中午不回家吃饭,孙一兰中午只有一个人在家,随便对付一口吃的。

赵红云中午跟白果一前一后排队打饭,她这段时间跟白果走得近,一起讲姜菱坏话而收获的友谊。

她把自己的饭盒递给食堂大姐,又递过去饭票,“多来点肉。”

食堂大姐打饭时总能听见这样的要求,她从来不理会。每个人固定就是一勺菜两片肉,剩下给多给少全看她的心情,看见合眼缘又有礼貌的年轻人,她会多给两片肉。

要是遇见没有礼貌的工人,那对不起了,你今天花了吃肉的钱,吃到的只有素菜。

打完饭,赵红云迅速看了眼饭盒里的肉菜数量,两块肉,还行。

等着白果打饭时,她顺便问道,“咱食堂整得这么热闹,是哪位领导家孩子结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