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小康同学一口气跑出老远不想却在拐角处与贾蘅撞上了。比贾蘅小了几岁的某人直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贾蘅连忙上前去扶小康同学,小康同学虽然没摔疼,却因为某件事直接迁怒人的狠狠瞪了贾蘅一眼。
贾蘅看了一眼站在一侧的秦八两一眼,知道不是自己的错是小康同学跑得太快,又是在拐角这种视野盲区。不过他还是好脾气的认错,然后伸手扶人。
张了张嘴,想要对着贾蘅来一场先帝式大骂。但见贾蘅非常耐心的扶他起来,还小心翼翼的拍她衣袍上的尘土,这话却是怎么都骂不出口了。
站稳后,小康同学又瞪了贾蘅一眼,然后带着人继续往乾清宫走,走了两三步猛的回头,就见贾蘅站在那里看着他,见他回身还对他笑了笑。于是不讲道理好几十年的小康同学直接对着贾蘅命令道:“不许笑!”
贾蘅闻言又乖又软的点头,“好。”
小康同学深深的看了一眼贾蘅,又重重的哼了一声,这才带着人继续往前走。
这小孩脾气软和的叫人连冲他发脾气都发不出来。
也是怪了。
另一边,皇后带着众家女眷有说有笑的。旁的不提,到是熹妃和裕妃的人设有些撞,今儿都拿的是宽厚温和的人设。二人同为妃位,位置在李氏笔小年糕之下。熹妃上首是李氏,裕妃坐在年氏下首。从位置看,两人正好在一个水平线上,面对面的坐着,脸上的笑容都有些相似。
李氏心里嗤笑,她身后坐着她的两个儿媳妇,于是婆媳三人正经说了好了一阵子的孩子经。
年氏刚刚有些不悦,现在彻底多云转睛了,此时便与坐在她斜对面的湘云说胭脂水粉和头油。
梳头不放头油就毛躁,放了头油就总感觉油腻腻的。刨花水也好,只是用着也不是很习惯。
两人就着这个话题天南地北的说了许久,有感兴趣的就插上一嘴,不感兴趣的就与旁人再聊些感兴趣的。
这边的气氛和谐美好的叫人恍惚。
而前朝那里,十四到是不像以前那般总是对着他哥使性子了。
一来四爷积威够重,也不惯着他。二来也是太后没了以后,十四没了依仗。
这几年十四被四爷的软刀子磨得够呛,今儿放在礼部,除了暗讽他规矩不好外,也有叫他学规矩的意思。明儿将人放在刑部,没事看看天下卷宗,省得心中没有敬畏之心。后儿想起来来,再将十四弄到理藩院。
那理藩院管着都是蒙古,西藏以及其他藩国的外交之事。说话行事最是讲究,也最不讲究的地方。也让他没事磨磨性子。
这会儿四爷给了年羹尧这么个出使扶桑的机会,十四不知内里,一下子就心酸得不行。
问罪这种事,多风光呀。偏偏给了年羹尧。哼,对待大舅哥都比对他这个亲弟弟好,这还是亲哥哥呢。
……
这个年,惜春是跟她二姐过的。
迎春带着贝姨娘和孩子们在自己家里过。转天一早才去长房那边祭祖,顺便拜年。
迎春回来后,惜春便说去林家拜年,只刚说完就又想到黛玉带着贾敏出门了。贾敏上了年纪后,这两年出门的时候就少了。这次跟着旅行团出去,走的地方多,安全也有保障。黛玉一说,贾敏见黛玉也陪着她,便乐呵呵的出门了。
她们姐妹跟贾家那些人不熟,也没什么外家可去,最后让人去看看湘云在不在府里,若在她们就过去。
巧的是湘云昨晚在宫里呆了一整晚,今儿早上是哪都不想去正在家里赖床呢。
见了面,互相拜上一回年,湘云给孩子们发了压岁钱,姐妹仨个就窝在一张炕上说话。
小时候一张炕上能窝上十来号人,挤的你推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