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都已经定稿,并且交给了工匠去制作。
从江南织造那边弄的一批料子也已经运抵京城,他和湘云的吉服也可以赶制了。
胤德研究过,成亲时除了要准备婚礼当天的衣服,还要准备很多套婚后穿的衣服,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
于是胤德还花大价钱请了一绣工出众的绣娘入京。
将老三丢给老四只是第一步,将十四送到人前也不过一道开胃菜。
二人皆与雅尔江阿有关,如今雅尔江阿“失踪”若是逼得太紧很容易将他暴露出来。再一个,十二还在一旁虎视眈眈。总不能叫他当了渔翁。
他老子是个长寿的,若无意外还有十好几年的活头…即便他觉得老四可以,也没必要这么不求回报的替老四清除路障,保驾护航。
不管怎么说,最近动作太多也都太大,还是先缓一缓再说。
拿过一旁的帐本,胤德仍旧有些看不进去。
怎么说呢。
他发现有个精明的老子,一众精明的兄弟,是真的挺叫人泄气的。干什么都束手束脚的,生怕哪一回不谨慎再叫人抓住把柄。
1r
时间一晃而过,今科的春闱终于放榜了。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什么,在所有人都觉得宝玉注定落榜的时候,宝玉竟然再一次榜上有名了。
今科取400名,宝玉就是那第四。
宝玉出了贡院,又休养了几日后便来私宅找湘云说话。
贾母的情况也就这一两年了,最开始的时候大家伙都想着宝玉既然是举人就可以走走关系先授个官。
宝玉想外放,湘云的意思也是希望宝玉外放,去下面做些实事,从基层一点一点做起。但想到贾母的情况,宝玉便觉得不妨再等等。
宝玉比湘云大一岁,今年也才十八岁。他想如果今科没中,他就在京城读书,一边陪贾母一边备考。
一来贾母若是没了,无论宝玉在地方上干出多少成绩都得丁忧回乡,说不定很多已经铺开的安排就此天折。
二来宝玉到底年轻,他也知道自己还需要很多的学习和历练,真去了地方,这个年纪和能力未必能压得住人。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想给贾母送终。
湘云听完宝玉的考虑后,有那么一瞬间竟然觉得宝玉真的长大成熟了。
思考方式也已经在她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发生了改变。
贾母的身体情况,湘云已经请人看过了。
她保养得极好,也没有什么旧病宿疾,但精神短了也是下世的一种征兆。请去给贾母看诊的人一回来就跟湘云说,以贾母的情况多则两年,少则一年。得了准确消息后,湘云就跟宝玉提了一嘴。
说实话,若不是大家都对这次的春闱并不抱任何希望,湘云肯定不能在春闱前就告诉宝玉这种消息。
对于宝玉的决定,湘云是支持的。不过湘云也不可避免的想到宝玉这一耽搁,会耽搁多少年。
虽然还没有殿试,但可以肯定的是宝玉已经拿到了同进士的出身,最好的结果是名次再往前一些罢了。
相较于宝玉,兰环琮三个才是真正的耽误了呢。他们三人势必错过三年后秋闹,这一耽搁就是六年。但孝道于子孙后辈来说,本就是无可厚非之事,若为了前程就心生怨怼之心,那才叫人心寒不齿呢。
"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就想想亲事吧。"至于殿试什么的,在湘云看来只要别御前失仪就行了。
说起亲事,宝玉的脸竟然还红了一下,羞羞答答的样子叫坐在书房里间非要听他们兄妹说话的胤德看得惊奇。
贾家到底是怎么出来贾宝玉这种活宝的
&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