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60(3 / 55)

势来。

……

“阮掌柜,这一路走来,在下倒是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噢?”

“虽然这柳城被山包围,只有东北部是平原,也不靠着水,但这城中的鱼类海鲜可不算少。”

“哈哈,晏公子心细,倒是连着货物都观察的仔细。没错,柳城周围虽然没水没河,但是它靠着盘棱州。虽说中间有柳州山阻隔,但也有盘棱州不少的鱼贩运货来柳城卖,从中牟利。”

“如此说来,柳城内关于鱼类的菜品也不少?”安雨问。

“是啊,盘棱州过来的摊贩不算少,那边能卖十文钱的在柳城能买上二十文,左右不过是路上多花一些功夫罢了。但这路上要花的银子比起卖的钱来说还是少,多运点儿货过来,怎么说都是赚的。”阮掌柜道。

“那舅舅怎么不做这个生意?”安雨问起来。

“我……那个……我这是举一反三罢了。”阮泽年支支吾吾:“我当年年轻气盛,这不是看盘棱州的鱼在柳城也卖地挺好嘛!就想着柳城这地方大家都爱吃辣,弄点辣椒过去说不定盘棱州的百姓也买账呢!况且辣椒这东西也不像鱼,过几天就不新鲜了,这种干货放上个一年半载的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于是……”

“咳咳……”安雨以手握拳,轻轻咳了几下:“舅舅,鱼和辣椒还是稍微有些不同。柳城因为气候原因,秋冬比盘棱州冷得多,当地百姓吃辣椒驱寒,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饮食习惯,那盘棱州靠着水,秋天都那么暖和……不吃辣也很正常。”

“害!这些我后来都知道啦!就是觉得……开辣椒铺子也挺有意思的,就没换别的营生。”

“是有意思,还是生意少正好不用开门了?”安雨笑着意有所指。

“小雨!!!刚才你还说晏公子毒舌,我看你也差不多!!!”

晏清绪:“嗯?”

几人逛着逛着,路过不少摊贩。

有稀松平常的摊贩、小吃,也有卖风筝、首饰的。

虽卖的东西和京城中差不多,但百姓穿着、口音均不同,连所售货物多多少少都带着些柳城的特色,倒是新奇有趣。

几人逛了一阵儿,走走停停,花了个把时辰才回了阮府。

到了阮府后,阮泽年很识趣,他对二人道:“我先去看看父亲母亲,你们自己喝喝茶什么的,有事儿叫我就行。”

“好,阮掌柜。”

安雨也跟着点了点头。

虽然她不知道阮泽年走的时候为什么嘴角带笑……但很快安雨就知道了。

她和晏清绪住在两侧的屋子中,在一个小院内。

院子里花草俱全,还有一个小池塘,倒是雅致。

坐下后,丫鬟上了茶水,她正端起茶杯,晏清绪便从怀中掏出一只簪子递了过来:“安姑娘。”

“这是……送我的?”

晏清绪点了点头:“方才看见这簪子,只觉得分外素雅,倒是适合安姑娘——大气端庄,坚韧聪慧。”

安雨:“……你什么时候买的,我怎么没瞧见?”

晏清绪没说话。

安雨想起了方才阮泽年离开时那抹笑……难道是舅舅拉自己看糖人的时候?

这俩人认识没多久,串通的倒是自然。

“小小姐、晏公子,外边有人找!”

安雨拿着那簪子正准备说什么,就听见丫鬟如此通报。

“是那掌柜的?这效率还挺高的。”安雨道。

晏清绪倒是眉头一皱——让那掌柜的找个卷宗都花了一天的时间,眼下让他帮忙找个人,怎么短短几个时辰就送消息过来了?

“来找我们的人可是你们柳城信件驿站的人?”晏清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