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得进去跪下,不敢看父亲和祖母的脸色。
祖母叹着气:“如今也不瞒你了,我柴家苟且偷生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一代又一代为复国而努力,你们已经算是享了父辈的福,如今该到你们立门户了。”
这门户怎么顶?
怎么顶都不可能顶得好。
我问父亲:“您说的陈小七,是救我一命的那个陈小七吧?周家与李进勾结屠杀村民,屠的是她家人么?跟您又有什么相干?”
父亲也不直接回答,只说:“怪只怪这些人选了个风水不好的地方建村子,再说了,我朱家并无一人动手。”
是啊,祖母说只是提供了路线和地图而已……
我觉得好笑,又十分想哭,看来哥哥有难了。
或许得去告诉哥哥?
可父亲和祖母让人将我送回了自已院子,却将我的院子也锁了起来,连母亲都不得见……
……
这封信,是以朱时安的口吻写的。
除此之外,连一个多余的字也没有。
于知意只是借朱时安的遭遇,将自已与朱合洛母子俩的血仇讲个来龙去脉给自已听。
她想让自已做什么呢?
她想借刀杀人。
借自已这把刀,杀朱合洛母子俩人。
只是,自已要不要按照她的安排去做?
木砚这小子安全了吗?
他又到了哪里?是否通知三平了?
……
赵煦和李昱白一起去见了高滔滔。
高滔滔见了李昱白,打趣道:“这回不辞官了?”
李昱白将自已的计划说了。
高滔滔叹气道:“哀家垂帘多年,朝堂上下,不,是举国皆知哀家怯战,如今哀家还是不愿战的。”
“皇祖母,”赵煦急道,“今时不同……”
李昱白及时制止了他:“官家,若没有太皇太后多年怯战,以微薄财物换取举国多年的休养生息,我大宋哪有如今的国力。”
他说的并不是虚言。
单以民生来论,粮草亩产可达4石,耕地面积扩大三分之一;人口超过2148万户,比汉唐时期多出近一千万户……
太皇太后怯战的骂名之下,是举国上下多少年的民生大计。
高滔滔面色依然紧绷,但眼神已然柔和许多。
“有你这句话,哀家挨骂多年,也算值得。”
她又对赵煦说:“官家要战,那哀家不再多言,但请事事与众位老臣商议,一切以稳妥为上,切不可贪功冒进。”
赵煦应了。
高滔滔又说:“李昱白领随军转运使一职,负责战时粮草、军备的调度,听命于官家。”
她问李昱白:“随军转运使是需要干实在活的,一乃临时官职,二无品级,不觉得委屈吧?”
李昱白:“不委屈,谢太皇太后。”
等赵煦和李昱白离开后,高滔滔叹了口气:“小六在怨我啊。”
女官:“官家年轻,锐气正盛,过上两年就长大了。”
又说:“皇后今日亲来,说想请朱大小姐入宫小住,请您的示下。”
“这孩子稳妥,可,”高滔滔点头说,“一来安抚朱家家眷之心,二来给官家在百官面前长脸,三来……”
她没再说下去,只吩咐道:“你去朱府,替哀家送些百年老参给朱府的老夫人;再去给礼部、大宗正司递个话,此次纳妃仪,比皇后时只降三等。”
这是厚待。
……
第329章 战3
赵煦与李昱白便又去了集英殿,共同商讨征战事宜,同时宣布李昱白为随军转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