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里竟是一个还算得上风雅的居室,琴棋书画都有,还有一张引人注目的大床。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不可能,一定还有其他暗室。”

王仕杨亲自朝墙壁上摸去,又喝到:“快找。”

亲信将崔氏往墙边一推,崔氏揉了揉手臂,好整以暇地靠坐在墙角里,略带着几分得意的看着王仕杨忙碌。

甚至笑起来:“二弟,你笑我守活寡,焉知守活寡是我的福气。他若是死在外面回不来,那才是我最好的福气。”

她的语气奇怪,笑得也奇怪。

王仕杨顿觉不好,回身扇了她一耳光,将她扇倒在地上,快速回身往来路跑。

往回跑了一段路,就看到一堵铁门,来路已经被封了个严严实实。

“快开门,”王仕杨使劲摇着铁门喝道,“否则杀了你。”

他大喊了几声,又使劲的拍打墙面,只听到崔氏越发疯狂的声音:“没有我以身做饵,想必你绝不会进来。放心,我试过很多次,被关在这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出不去的。”

书房里,青鸾打开了卷轴仔细观察,终于在里层找到了一封手写的信。

“林姐姐,我知道是你,天底下没有这么相似的两个人。”

“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当年我从始至终没有想过要害你,我也是被蒙在鼓里的。”

“但大错既然已经酿成,如今我能有机会弥补,已经是上天垂怜。”

“林姐姐,正院的假山十分美丽,你好好看看。”

第242章 安国府23

“博陵崔家的女儿,没有不学无术之辈,或善舞,或善棋,而我善画,尤善斗方绢本设色画,那幅可卖万金的四美图是我化名所作。”

“我之蜜糖,彼之砒霜。我万万想不到,我引以为傲的,会要了林姐姐一家人的命。”

“元丰三年,博陵崔家的女儿受邀去京都姑母家做客,恰逢姐姐及笄,姑妈带着我与妹妹几人一同前往林府观礼。”

“妹妹年幼,懵懂无知,唯有我心知肚明,适龄的世家女子入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联姻。”

“当年门阀世家在先帝的辖制下已经日薄西山,博陵崔家每况愈下,亟需助力。”

“我竟在姐姐的及笄礼上,一眼相中了小郡王,生了妄想。”

“直到姐姐与小郡王的婚事传出,我方知自已可笑。”

“元丰四年冬,金陵王氏宴请各大世家,包括我博陵崔家。”

“名义上是为老太君贺寿,其实是为了联姻。”

“王氏举办了花会,来参加的世家女子们各自施展自已的才华与学识,我做了一幅汴京春色图,入了王家嫡长子的眼。”

“婚后不足三月,王大朗见了这幅仕女宴客图,说我婚前心悦其他男子,令他蒙羞,自此再不入我房里。”

“我心中惶恐,又自觉理亏,便日日殷勤侍奉老太君与双亲,又任他予求予取,只盼他回心转意。”

“双亲对我和善,竟让我在世家中博得贤名,人人皆知安国府有位长媳,可惜多年无子。”

“后来,王大朗的妾室有孕,生有一子,记在我的名下,说是我亲生的,人人都道我这当家主母的位置安枕无忧了。”

“元丰六年,清河崔氏因顺妃之故被颠覆,博陵崔氏亦受牵连,崔氏欲将阖族百年积蓄托付于信任之人,以求在风波后东山再起。”

“贤名在外,堪当主母的我得此重任,亲自去求王大朗,又去求了双亲,阖族幼子与财富尽藏入金陵。”

“为此大恩,我呕心沥血,操劳俗务,侍奉长辈,从不言苦。”

“元丰八年,先帝病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