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造畜?我只知道田嫂子会这个,没听过什么梅氏。”
“去哪里能找到田嫂子?”
“小道长,留我一条狗命,明日戌时,钱塘县凤山门外渡口,我正要去接应他们。”
“真巧,祖师爷果然慈悲。”
“是是是,小道长,我就是您的狗,任凭您差遣。”
“来,旺财,你有没有听谁说过这句话?”
小道土清脆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浑厚,仿佛顷刻间变成了另一个人。
“一村贱民,能为贵人而死,是尔等的福气。”
……
再问不出别的后,小道土看着从云层中晃出来的下弦月叹了口气。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祖师爷慈悲,我小七妹说了会给你个痛快,就一定会给你个痛快。”
一切结束后,一具齐脖而断的尸体安静懂事的瘫在船舱里,小道土拎着李老三还在滴血的人头嫌弃得很。
“好好的大男人,像只被割脖子的鸡,这么多血,很难打扫的呀。”
“哎,可惜了这条乌篷船。”
她的眉眼清淡,眼下一粒浅浅的红痣,在幽静的月光下看起来慈悲,又分明冷漠。
乌篷船摇进了芦苇荡,有不成调的歌声传来。
“乖宝贝,要碎了,鱼咬了,虾嚼了,剩下个脑袋鹰叼了……”
第2章 小七妹
钱塘县,凤山门内。
城门口来了个不正经的小道土,还支了个不正经的招牌十天不开张,开张吃十天。
这个不正经的小道土,偏又长得正经的好看,路过的人难免多看两眼,尤其是那帮年轻的捉刀人,少不得拿他调笑两声。
“喂,小道土,你断奶了么?山上缺粮了?让你这么小个娃子下山找饭吃?”
“小道童,你师父去云游把你落家了?咋没给你烙个大饼挂脖子上呢?”
小七妹谁都不理,捧着本竹纸书看得入迷。
这里,是出城去渡口的必经之地。
“小道长,来,给我测个字。”捉刀人王麻子在摊前坐了下来,准备逗个趣。
“看相算命通通不会,风水测字一窍不通,最擅为死人穿衣,为孩童打将军箭,”小七妹头都没抬,“您且挪尊腚,别耽误了小道修行。”
“修行还是看闲书?哦,看的是《临安志》,你外地来的啊?”王麻子问,“这书在书局卖15贯,我有货源,只要十贯。”
小七妹撩了撩眼皮,将书一合,叫住了正从摊前走过的一个牵着娃的男子。
“这位善人,您的儿子额上有新疤,命中只怕还有一箭,要是不想面破大相,缺手少脚,一生残疾……”
她的话没说完,王麻子露出一副“我只是路过别打我”的表情赶紧滚到一边。
“夭折短命……”小七妹居然还敢说。
男子恼得伸手要掀她的摊子:“我呸……”
“他一进关公庙就会生场大病吧,病起来就脸色发青哭闹吐奶无法入睡吧……”
男子的动作顿时一滞。
“打个将军箭吧。”小七妹很诚恳,“一百贯。”
“呸,你怎么不去抢。”男子顿时黑了脸,拉着孩子就要走。
“这位善人,你怎么不讲讲价呢?”小七妹喊住了他。
男子上下打量着她,粗声粗气地讲价:“一贯钱。”
“呸,你怎么不去抢。”小七妹将这句话还给他,这才慢条斯理地打开了《临安志》继续看,一点都没在意男子在骂“小伢儿弄不灵清、脑西思搭牢了”。
“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