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1 / 2)

第一种,一生去一生回,施术者法力不够,只能用自己的命替换死者的命,法力足够,可以用别人的命换死者的命,前提别人自愿(用于爱人,血亲)。

第二种,需要死者亲人的少量鲜血作为引子,需要活人充当容器。

第三种,死者以子女的少量鲜血作为引子,借用非血肉之躯复生,例如泥塑、木偶,表面看起来和常人无异,缺陷,泥身怕水,木身怕火,且只能存活一纪,也就是十二年(失败率高)。

“这不应该叫还阳,这应该叫还阳禁术”

半响,曹易自语。

……

上午,晴空千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大地炙烤得滚烫无比;一阵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杂草抵不住太阳的爆晒,叶子都卷成了细条状。

距离道观有一段距离的一个山峰上,曹易将因为多次使用已经龟裂的长箫,放在嘴边,吹了起来。

很快,周遭浮现起了层层叠叠的大雾,一棵又一棵树木,发出哗哗的响声,乍一看,如同波浪一样。

曹易这边演练《沧海潮生曲》,却给上山的曹操带来了一点小麻烦。

第107章 (合一)

一段矮木林立,蔓藤披挂,怪石横七竖八,野草盛极的山道上。

被天上毒辣的太阳炙烤的汗淋淋的曹操一行数百人,驻足观望。

他们前日下山时,留下的标记,被野兽破坏了,一时找不到通往玉虚观的道路。

“丞相,你听”

许褚忽然开口。

曹操闻言,仔细倾听。

刮得树叶哗哗作响的南风之中,隐隐约约有洞箫之声,细听,宛如天籁一般,让人宠辱皆忘。

“这吹箫之人,莫非是那位隐士。”

曹操下意识的想到了隐居此地的曹易。

“丞相,前方有异。”

许褚指向前方。

曹操抬起眼皮,见远处的山林之间,乳白色的雾气像素纱一样,缠绕着,又宛若仙女身上的飘带,在袅袅飘动。

在这大日凌空,炎热无比的天气里,居然会出现这么大的雾,这很不寻常。

很快,更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

近处也升腾起了更大的雾,这一方山林变得迷迷蒙蒙的,几条山道也变得不真切起来。

“丞相,这大雾不管与那位隐士有关无关,都不可不防。”

许褚手放在刀柄上,虎目之中闪过警惕之意。

曹操闻言脸上泛起了几分疑惑。

许褚扭头,对周遭的兵卒厉声道:“尔等聚过来,莫要让丞相出一丝差错。”

七八百个兵卒聚过来,把曹操围的严严实的。

过了大概一刻半钟的样子,什么异常的事都没有发生。

大雾变得稀薄起来,近处的山林、道路渐渐清晰起来。

忽然,一阵隐约的笛声传来。

“是他”

“牧童”

曹操、许褚同时猜到了笛声主人的身份。

渐渐的,笛声清晰起来,时而高亢,时而欢快有趣,音节如潺潺流水般绵绵不绝,又如击打在水面上的雨点般清脆欢快。

半刻钟后,一个骑着黄牛的牧童,从前方树林之中出来,看到曹操一行,稚嫩的脸上满是笑容:“先生让我为你们引一段路。”

曹操威严的脸上,露出一丝和蔼的笑容。

牧童拍拍黄牛,拐了一个方向,往前而去。

曹操一行跟在后面。

行了几里后,找到了前日留下前面的标记。

牧童告辞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