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皇后握住她的手,笑着点点头。
云珠郡主崔涟玉,自幼养在宫中,与宋落疏一同长大。两人生辰只差半月,性子又颇合得来,每日得空便黏在一起,关系十分亲密。只是后来,一场昌平政变,令朝野动荡不安,明安长公主不愿混入纷争之中,便自请离京前往封地。
这一去,便是七年。
涟玉要回来了。
汹涌的欢喜堆积在心头,宋落疏眼睛灿灿的,忙不迭地问:“何时来的信?可有说涟玉多久会到?我要不要准备些什么?”
李皇后敲了敲她的脑袋,佯嗔道:“你这孩子,一听涟玉要来,欢喜得什么都忘了。信上说,涟玉半月前便离了朔州。算算日子,这两天就能到京城了。”
李皇后顿了顿,又叮嘱:“云珠郡主离京多年,此次回来,只怕对京城会有些陌生。你陪她四处走走。母后已与你父皇商议过,会让容统领带一队禁军随行保护。这样,母后也能放心些。”
宋落疏连忙应下。
从永凤宫出来,宋落疏想了一路,该给崔涟玉备些什么见面礼。在她的记忆里,崔涟玉还是那个只会跟她抢漂亮首饰、日日与她嬉笑打闹的小姑娘。
一晃七年,不知她如今长成了什么样子?
明安长公主的封地原是游牧部落聚集之地,后被宋徵收复,取名朔州。听说那里有大片大片的草原,成群的牛羊……
宋落疏没有看过那样的风景,亦不知崔涟玉现在的喜好。
她想了想,亲自去库房挑了好些漂亮的珠钗步摇、宝石玛瑙,让晚月用匣子装起来。
因想着很快就要见到崔涟玉,这一整日宋落疏脸上都挂着笑,晚膳时,晚月忍不住在一旁打趣:“殿下许久没这么高兴过了。”
“涟玉回来,我自然高兴。”宋落疏一边喝着热腾腾的粥,一边想着京中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可以带崔涟玉逛逛。
难得心情好,用过晚膳,宋落疏破天荒地陪如意玩了足足半个时辰。她拿着一条缀满小铃铛的银链不住地摇晃,铃铛一响,如意便伸着小爪子敏捷地扑上来。
有脚步声轻柔地从外间传来。少年清润的嗓音随之响起,“奴来侍奉殿下。”
“进来。”宋落疏随口道。
晏朝拨开珠帘,一眼望见少女慵懒地趴卧在美人榻上。她小腿微微翘起,柔滑的裙缎褪至腿间,似重重叠叠的花瓣。
晏朝的喉结不自觉地滚了下。
落日残晖将窗纸染得透红,她赤着足,莹白的脚趾翘着,脚踝上浅褐的痣此刻格外显眼。
如瀑的青丝铺散在腰间,衬出她婀娜纤细的腰肢,她一只手撑着下颌,另一只手拎着条银链晃来晃去,眼眸里盛着灿烂的笑意,是他不曾见过的生动模样。
晏朝怔怔地望着宋落疏。
他见过宋落疏笑起来的样子,只是那些笑大多带着冷意。
而眼前的宋落疏,不再是那个眉眼冷淡高高在上的长公主,她惬意地逗弄着心爱的猫儿,像个明艳娇俏的小姑娘。
“愣着干什么呢?”许久未听见身后的动静,宋落疏转过头,不悦地瞥了他一眼。
晏朝回过神,忙收回视线,在榻边跪下来。他悄悄瞥着宋落疏的神色,忍不住说:“殿下似乎心情不错。”
宋落疏“嗯”了声,将手中的银链摇得更响,“涟玉要回京了。”
顿了顿,她后知后觉想起来晏朝并不知道崔涟玉是谁,便又补充:“她从小跟我一起长大的。”
晏朝抿了下唇,没再接话。他并不了解宋落疏身边的人。但看到宋落疏眉眼间的笑意,他心里莫名也跟着明亮了不少。
宋落疏又陪着如意玩了一会儿,身上有些倦了。她把银链收起来,懒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