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笑着和江舒亦讲,Uncle Hogan前几天来他家用餐,他在忙出版社网站的建设,Hogan提出帮忙跟进。

合同已经签署,交了百分之十的押金,接下来就等着交付房款,问江舒亦有没有收到账单。

江舒亦最近和Hogan交流,内容主要是对他来A大做讲座行程的规划,并未提及这事。

便联系Hogan。

Hogan在看评论家对他新作《All my life 》的评价,从胡桃木餐桌上捻了块牛肉薄边披萨,慢吞吞地嚼。

接到江舒亦的电话,高兴又有点感伤,说在吃午饭,牛肉披萨烤得焦烂,没你之前点的好。

哪是披萨烤得焦烂,是陪他吃披萨的人不见踪影。

他三十出头离的婚,那时默默无闻,靠父亲的遗产维持生活,前妻难以忍受带着儿女定居意大利。如今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却年迈独居,唯一亲近的小辈就是江舒亦和侄子Kevin,Kevin在伦敦两人常见。

江舒亦一交换就是半学期,怪挂念这孩子的。

江舒亦心知肚明,语气温和地问Hogan:“前几天去体检的报告出了吗,结果怎么样?”

又问降血压的药有没有按时吃。

关心简单,却并不单薄。

Hogan心里熨帖一一回应,谈起房款金额,没发账单只报了个数。他和江舒亦聊天惯用中文,和蔼道:“这个价算便宜,Aysen你钱够不够?不够我垫。”

这些年做翻译,和零零散散得到的稿酬加一块儿,存款数目可观,在江舒亦的承受范围之内。

“够的。”他笃定地说。

-----------------------

作者有话说::

感谢corona很饿投喂的三袋鱼粮~

第23章 别猥亵我啊江舒亦

临挂电话,Hogan提了嘴在犹豫是否要接受当A大特聘教授的邀请。

Hogan中英混血,每年会和Kevin回中国待段时间,父辈故乡在江南地区,草长莺飞小桥流水。江城偏北四季分明,夏季燥热难耐,特聘教授有教学时长的要求,他年纪大了身上毛病多,八成住不惯。

江舒亦从各方面综合考虑,建议他别接受,就在伦敦做自由职业。

Hogan思索须臾,说那我待会儿回绝。晓。櫻

寒暄结束,江舒亦将收尾的论文转成PDF格式。翌日上课前,去打印店打印。

他和英国那边的导师沟通过,确定毕业论文做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王尔德和郁达夫。交换期间有发表论文的要求,他最近在写对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文学伦理学的解读。

初稿已经完成,打算给李简过目。

靳原去三教大教室上原子物理学,顺路,边喝豆浆边看江舒亦装订,“昨天你专业那男的是叫李元炘吧?说不定上课会找你的茬。”

江舒亦将装订机放回原处,随口道,“我能处理。”

靳原捏瘪豆浆盒扔垃圾桶里,也是,就他那怂样,江舒亦吃不了亏。

到学院时间还早,教室里空无一人,江舒亦便前往李简办公室,将论文交给他。

李简人如其名,五十多岁犹如四十出头,穿着棉质半袖配西裤,低调朴素的学院派气质,桌上小山般堆满了书和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

“论文框架是人物伦理困境、伦理身份和意识……”他快速浏览论文,夸道,“写得蛮好,你再修改遍,把一些偏口语化的语句改成更规范的学术语言,投中文核心期刊。”

“但这章第二节 我找不到足够的理论支撑。”江舒亦折起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