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被中考高平均分、优秀率、升学率弄得焦头烂额的教学副校长嘴角抽搐着鼓了鼓掌。
主持人杜暄这个才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林廷安向左转身,看着旗杆上冉冉升起的红旗忽然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从小到大,升旗仪式参加了无数次,这是他第一次站在一个类似领奖台上的地方,作为一个领奖者参加升旗仪式。此时此刻,升国旗、奏国歌对于他而言不再是一种“日常”,不再是在萧萧寒风或者当头烈日下“走形式”的一种活动。它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仪式”,虽然完全不能跟国家级比赛的颁奖仪式相提并论,但仍让林廷安有种发自内心的震撼。
他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升起的那一刻会潸然落泪。
他第一次跟着唱完了整首国歌,以往也就是张张嘴做个样子而已。
杜暄小声说:“感觉怎么样?”
林廷安吸口气,平复一下情绪,想了想只用了一个字形容,“牛”!
杜暄抿着嘴笑。
“完了吗?可以下去了吗?”林廷安小声说。
“没。”杜暄轻轻清一下嗓子,打开手麦的开关往前走了两步。
“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不是偶然的,靠得的长期的努力和拼搏。这些同学,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汗水才换来今天的荣誉。当我们放学享受空调冷饮wifi时,他们顶着高温在跑道上奔跑,当我们写完作业躺在床上刷动画微博时,他们在灯下奋笔疾书;当我们课后享受暖气沙发美食时,他们冒着严寒一次次踏上起跑线,当我们在假期畅游各地享受快乐时,他们转战各个集训营……”
宋扬抽了抽鼻子,嘟囔“操,我都快哭了。”
林廷安抿抿嘴,的确,除田径队员外,全校如果能有一个人写出最真实的田径队,那个人一定就是杜暄。只有他才知道训练有多苦,付出有多大,只有他才知道“体特生”这三个字真正的意义。不是低分入学,不是拉班均分,不是三本生……那些标签放在体特生身上是不合理的。衡量一个人,看的是他的言行而非“学习成绩”,“学习成绩”算什么?能做奥数题就一定能成为“人才”吗?杜暄点到了田径队里的每一个人,胡坤的耿直坚毅,宋扬的洒脱热情,柳轩的善良诚恳,赵景恺的坚强努力……
“成绩不仅仅是奖状和金牌,它们的后面是一个个真实的名字,是我们最优秀的同学。”杜暄说,“他们用品质和成绩向我们诠释了‘优秀’的意义,让我们为三中这些最优秀的同学鼓掌。”
林廷安从听到“优秀”两个字就开始鼻子发酸。自从生物竞赛的颁奖仪式那天起,这两个字就刺得林廷安浑身不自在。虽然他一直觉得自己“棒棒哒”,但是总觉得“优秀”两个字属于某种特定的人,比如杜暄,比如那个李某某。每次大考完放榜,他跑去偷拍杜暄的榜单时,总会想“我男朋友多优秀”啊,我要努力像他一样“优秀”。今天,站在全校的领操台上,他胸前挂着两块金牌,脚下是三年的汗水和好几双磨破的跑鞋,他第一次觉得,我,林廷安,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林廷安挺直腰,抽抽鼻子,心想“完了没?完了没?我要赶紧下台,再不下去就要在台上哭起来了。”
柳轩已经开始开始拼命眨眼了,泪水就眼眶里转悠,连胡坤都轻轻咳嗽了一下。
杜暄顿了顿,接着说:“作为在三中度过五年时光的‘老人’,我从初三起就开始为学生会跟拍记录田径队的训练和生活,今天,让我们用一个短片来看看他们的‘日常’。”
林廷安闻言瞪大了眼睛,他猛地扭头去看大屏幕。现在全队十五人,从初中升上来的只有六人,主力四人,这个短片……
林廷安第一眼就看到自己第一次参加三中校运动会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