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龙母的忠实信徒,她不敢惹。
童瑶接过杨清桦的手抛网,就要撒网。
杨清桦制止住:
“阿瑶,你不会弄这个,还背着儿子,改天我教你,我来吧。”
说完,又凑到她耳边说了声:“乖点的。”
童瑶耳尖泛红的咳了咳,今天真是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这人竟然这么会说话。
等她回过神再次帮拉网,杨母也难得夸了夸她。
童瑶才瞬间清醒,就这么多鱼,能卖好多钱啊。
家里母老虎嘴都能变甜。
她感动个屁,恋爱脑要不得。
“啊,鱼,好大!”
童瑶顺着儿子的惊呼看过去,哎哟,这条银鲳鱼足足八斤!
平时见到的也就几两到两斤重的,最大也就3斤。
这条绝对是这群鱼的鱼王!
第53章 上千元的日收
杨父更是喜得瞪大眼睛,急忙拿桶单独放这条银鲳鱼。
好货就要有好货的待遇。
不是深海鱼,也不用放血。
反正银鲳鱼上岸即死,几乎见不到活着的银鲳鱼。
杨父看到平静的海面,估摸着还有一网就差不多收工。
童瑶过来也就网了三网,一网比一网少。
合适就行,不必赶尽杀绝。
这么说有点多余,但杨父作为一个常年出海的渔民,深知要有漏网之鱼的道理。
收网,装筐。
中间筐不够,杨大嫂还去赵有富那边借筐子。
这会码头上的人也少,晚上八点,该回来的渔船都回来了。
他让妻子杨清英在店里看着就行。
自家人,赵有富也是悄悄的借,再悄悄的跟过来。
要是码头一两个人知道童瑶她们在这边网鱼,那码头和村子里的所有人都能围过来。
人多乱哄哄的,万一鱼被人顺走怎么办。
不是每个乡下人都淳朴,小偷小摸,爱贪小便宜的人比比皆是。
赵有富做生意的自然见过不少。
童瑶看到姐夫一个人跟过来,也松了口气。
这姐夫,是个精明的。
来来回回运了好几回,才把所有的鱼运回收购点。
这么大的动静,村里人和码头上的人自然被惊动。
一时间围在收购点的全是人。
老少都有,这会风大得很,但也影响不到他们看热闹的心。
就连村长拿着个喇叭喊,越海那边的台风可能会在这边登陆都没人操心。
反正他们大部分人没大船,就一个小木船,早早就停好咯。
吃完饭,收好衣服,这会不看热闹干啥。
赵有富和杨父在里屋谈价钱。
亲人生意说好做也好做,说不好做也确实不好做。
量大,赵有富就想把价钱压下来。
可杨父又不傻,这银鲳鱼别看量大,平时捕到的机会少,这几天台风天,鱼货更少。
价格不上涨他可答应。
童瑶在一旁笑着提议:
“姐夫,你看我们这条八斤的大鲳鱼,绝对是市面上罕见的,你就算拿去县城的大酒楼卖,都能让他们疯抢,而且还那么新鲜,就两块五一斤吧,”
赵有富拿烟递给自家岳父的手都抖了,不等他继续抖,童瑶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