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杨父听着不免有些好笑,不愧和杨母是夫妻。

两口子想的一样,八字没一撇呢,就自信得不行。

不过这话,杨父听在心里倒是暖洋洋的,儿媳妇有这份孝心好啊。

尤其是小儿媳妇,能变成如今这地步,自家小儿子估计没少下功夫说教吧。

杨清桦感受到自家老爹欣慰的眼光,一脸懵逼。

杨溪俊见到娘,情绪安稳了下来,这会在童瑶怀里抽抽搭搭的。

湿润润的大眼睛抬头看着娘,露出小米牙笑得开心极了。

童瑶和他碰了一下头,用夸张的语气问他:

“儿子,晚上和阿公在家是不是超级超级好玩。”

小孩子的情绪很多时候都随着父母的情绪走,现在童瑶高兴的问他。

小家伙也高兴起来,小胖手指着阿公,高兴的喊:

“阿公,好玩。”

杨父听到这话,觉得方才如同夜哭郎的小孙子仿佛不存在一般。

嘴角微微勾起。

杨溪俊想到了什么,从身前肚子处的大口袋掏出无花果丝。

这是童瑶学着后世的童衣给他缝的,方便小孩装东西嘛。

家里布是没有多余的,但是她脸皮厚啊,去阿嫲那边讨要的。

老人家啥都存,三十年前的老花布舍不得用,藏在压箱底呢。

也就童瑶要,别人还不给。

童瑶当时看了看手里的黄色花布,啧啧佩服。

村里几十年,这布都不坏,怪不得阿嫲要拿来当古董呢。

“娘,甜,吃吃。”

杨溪俊捻起一根无花果丝递到童瑶嘴边。

童瑶哎呀一声,随即一口吃掉。

“不错不错,不愧是我的好大儿,知道孝敬你老娘。”

杨母没好气的笑道:“你这当娘的,孩子好不容易得买点好吃的,你也跟着吃。”

这就是老一辈的思想,孩子认为是好东西,分享给她。

她能直接拒绝,借口说自己不爱吃。

童瑶可不是这样的人,心安理得的吃:

“哎呀,孩子孝顺嘛,这是好事,我们阿公买的是不是,俊俊要说谢谢阿公哦。”

俊俊笑眯眯的看这前面的杨父,跟着娘喊:

“谢谢阿、公!”

好么,这孩子就会三个字,连不起来,四个字分开喊。

杨父回头稀罕的捏了捏他的小脸。

童瑶又让杨溪俊拿出无花果丝,一个分一根。

先是阿公阿嫲、再到杨父杨母。

小家伙的爹杨清桦,最后是杨大嫂等人。

童瑶不嫌麻烦,孩子就要从小教起。

学会分享,做个知恩、有孝心、懂礼貌的小朋友。

自家儿子的情况,肯定是学得慢的。

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无数遍,童瑶这辈子有的是耐心。

孩子总会比上辈子进步。

阿公和阿嫲等人看童瑶细心教导孩子的模样,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村里人哪里会这些,粗看觉得童瑶多此一举,还挺麻烦孩子的。

但孩子真的做出这一步,不管是受益的大人还是分享的孩子,心里的感受那是不一样的。

没文化的他们也不知道哪里不一样,总而言之就是心里舒坦。

就是…就是跟城里的文化人说的一样。

大气、有礼貌。

他们不由觉得童瑶不愧是经常去县城溜达的人。

此时的童瑶做人做事透露着一股让他们莫名敬畏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