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斤多,当时是8块五一斤,四个月的时间,已经是9块钱一斤了。
啧啧,怪不得八零年代的物价说不清,涨涨降降太疯狂了。
不过对于老百姓和渔民来说也算是好事,反正他们一般很少买东西,都是卖出去的多。
回到岛上,杨母一群淘海的人刚做好午饭。
童父、童母来孤岛淘过海,看到那么多生蚝、大海螺、贝类还算淡定。
童华就不行了,到了岛上花二十分钟缓过来,看到密密麻麻的海货,只恨自已没有分身。
尤其是打听到价格后,艾玛,中午吃饭的时候张大嘴巴往胃里倒。
十分钟不到,他也不休息,拿起工具、铁桶、麻袋继续。
谁劝都没用,他不需要休息,他童华比渔民还专业,开搞!!
他上午和童翔挖生蚝的时候,童翔嘚瑟又犯贱的说自已开出的蚝珠赚了四百五十块。
童华差点把礁石挖下来,这是生蚝吗,这是金子啊。
阿娇婆婆自然听说了,不过她只知道蚝珠的事,并不知道童瑶一家卖了多少钱。
童翔又不傻,怎么可能说出去。
童瑶一家也一样,就说个大概,阿娇、阿艳也不追问,等她们开出来再说吧。
蚝珠能卖那么高的价格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难开。
反正上次几家人从岛上挖了上百斤回去连夜开,一颗都没有。
阿娇婆婆还暗暗决定,等今天回去再开一次,要是开不出就卖了。
整个的生蚝也能卖钱,犯不着去搏。
那么多生蚝,拿来熬蚝油吧,不经放,分给亲朋好友也一家几瓶。
现在她们又没有冰箱,放久了会发臭。
晒干更吃不完,家里还有杂鱼干呢,留来过冬可以慢慢晒,不着急。
第407章 大渔民带小渔民
想把生蚝卖给收购点的不止阿娇婆婆。
阿艳一家还有王牛也不想继续开,想拿去码头卖,或者捡海螺、野生小鲍鱼、青蟹这种值钱的。
阿艳家上次是真的连夜开了一晚上,啥都没有,本来家里人就少,做那么多蚝油真的怕坏。
这年代沿海的渔村从来不用买蚝油,有些渔民不重口腹之欲,他们甚至懒得做。
生蚝村里礁石区少,只能把船来到近岸的孤岛挖,他们嫌麻烦,有那功夫还不如捕鱼赚钱。
而孤岛上的生蚝又长在礁石上,不是每个孤岛都平坦,有些陡峭得很,一不小心摔下来就麻烦了。
为了一点生蚝去冒险,不值当。
要说卖钱,几分钱一个,比大部分鱼货都便宜,累死累活撬下百来斤,一天的时间又过去了,两者相比,渔民们觉得亏,不干。
王牛的想法被童翔知道,他十分仗义的同意。
不过也和王牛商量了,王牛可以去找别的,但是他继续挖生蚝。
两个选择,王牛找到的货,无论值不值钱,除去要分给童瑶的一半,其他都属于王牛,他就不分了。
同样的,他要是从生蚝里挖出蚝珠,分出一半给童瑶,他自已要是开出蚝珠,卖出的钱归他。
这就有赌运气的成分,好坏自已承担。
另一个选择是,两人不分你我,孤岛上的货合起来,将童瑶的那半分完,剩下的六四份。
童翔这小子脑子是灵活,无论王牛怎么选,他和王牛都不吃亏。
第一种分法,王牛在孤岛上专门找值钱的海货,这是见得到、有保障的钱。
如果按照第二种分法,童翔更赚,他又不傻,会抓漏洞啊,生蚝挖够了他就去找海货呗,到时候不用六四分。
老实的王牛,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