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连大点渔船都少,能有啥好标本。

政府的沉船古董打捞队都闲出鸟来了。

汪教授刚从京城过来自然想摩拳擦掌干出一些政绩。

没想到一个月不到,居然收到一条两百多斤的苏眉鱼,全国都没出一条啊,等回去他就打电话给京城博物馆好好炫耀炫耀。

哎呀,有个老友在闽南那边的海洋博物馆,也得打个电话啊。

不对不对,还有广省、青岛那边也有老友,都得问候问候。

汪教授越想越美,恨不得立马将鱼带回去。

没有人能逃得过炫耀的心理,今年60岁的王教授也不能。

当初来这个偏远小城市的时候,他就没少被老友们调侃。

说句实在话,童瑶她们这边的城市是沿海没错,但地理位置真比不上闽南和青岛那边。

闽南那边的海域靠近湾湾海峡,鱼货和沉船资源优势就比童瑶这边好。

青岛那边的海域靠近某朝鲜海峡,再过去一点就是岛国。

这种位置,穿过某朝鲜海峡就能到达岛国,你说这位置好不好。

要不是和平年代,渔民都想开船过去削一顿岛国人了。

国家刚改革开放呢,国人对岛国人的仇视表现得更直白些。

例如在路上见到了绝对要上去打一顿再说的那种。

虽说过去了就过去了,但想起来还是会痛。

第390章 稀罕的珍珠

也许是汪教授今儿个心情极佳,也许是鱼够大,给的价格大大超乎童瑶的些想象。

这条210斤的苏眉鱼,以16块一斤的高价收购,卖了3360块的高价!

政府不可能给那么高价的,汪教授自已补贴了三分之一。

汪教授没有真正的经历华国那些年的动荡。

当时苗头不对,他就举家搬迁到国外发展,前年才受邀回国。

他回国后看到国家居然比有些国家落后那么多,心绪感慨万千。

在京都适应了两年,休假时还去几个大城市考察。

上个月来到这边,他没想到这边居然贫穷到如此地步。

在当地各个县城的码头考察了一番。

发现当地渔民的渔船设备比闽南、浙省那边还落后。

而且大多数都是摇橹小木船,装柴油机的小木船少之又少,二手铁皮船的数量更不用说。

这让他心理产生极大的落差感,因此真心体恤当地渔民的不容易。

让渔民的辛苦得到多点回报,这对他来说是举手之劳嘛。

这才是给童瑶一家提价的原因。

简而言之,汪教授是个有钱的教授~

老样子,还是汪教授先垫钱,童瑶签了单子。

上面会直接将钱报销打款给汪教授。

这就不关童瑶的事了,她现在拿到钱就行。

童瑶来不及摸钱,想起船上还有一个鹦鹉螺,小声的和陈局长说了一声收不收。

陈局长:!

“是成年的鹦鹉螺吗,还活着?”

童瑶大概说了一下大小,说是死的。

陈局长遗憾叹息,不过想到这个鹦鹉螺壳也蛮大的,转身问了下汪教授博物馆里需不需要。

汪教授:!

别说,问就是要。

三人又低调的撤出人群,上船看螺去了。

大家伙哪有功夫关注童瑶三人啊,此时正围着三辆哈雷摩托车转圈圈呢。

杨溪俊被其中一个年轻少东家抱上摩托车坐着嘎嘎笑。

杨清桦几个青壮年包括杨父三个老伙计都沾了光,可以凑近摸两把。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