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瑶说完也不管他答应不答应,地笼拉了上来。

“哦哟呵,居然有三只小青龙。”

杨清桦来不及委屈,看见甲板上的小青龙惊呼。

童瑶惊喜得很:“不错啊,有四五两大小,说明啥,说明下面肯定有大把小青龙。”

“对,可惜人太多了,不然咱们就下去抓了,哎。”

杨清桦说完,遗憾的看着远处的四条船,万分可惜。

“没事,下地笼也一样,不光有小青龙啊,还有不少软丝和章鱼,哟,虾蟹也不少。”

“可惜这些软丝被螃蟹啃了,卖不了。”

“没事,软丝咱们晚上吃,章鱼好的留着,残缺的留来做诱饵。”

“皮皮虾也有几只,可惜这个季节的皮皮虾不肥。”

“好久没吃了,晚上拿来水煮。”

夫妻俩一来一回说话,一个拉地笼,一个挑拣,默契配合。

小的那个也在旁边帮忙,人小拿不了太多,他就一个一个放筐里。

第376章 你们好闲啊

“爹,开船换位置了。”

就拉了三个地笼上来,远处的浮漂有点远了,得开船才行。

杨父过来看了眼,心情瞬间被罐子里得小青龙治愈:

“一二三…哎哟,十只小青龙啊,今天咱家真走运。”

杨母被说了一通,蔫头巴脑的跟在后面,这会看到小青龙,又听老伴和儿子的语气缓和下来,再看看儿媳妇也心情极好的没说自已,心情开朗起来:

“全靠我们阿瑶了,要是换你俩,哪有这手气。”

父子俩没搭理她,杨父去开船。

杨母干笑了一声,她不懂尴尬这个词,只知道气氛好像有点沉闷。

童瑶充当气氛组,和杨母笑呵呵的聊了起来。

杨母这才好起来,杨清桦也时不时搭话。

说实话,由于地笼网沉在海底,拉上来的时候,不光是地笼网本身的重量,还掺杂着海水,重量那叫一个沉。

也是童瑶个头摆在那,力气比一般人大。

连收六网地笼,手劲不减。

全部地笼收上来,收获满满。

二十只小青龙,两斤多的黄山鱼、三斤多的皮皮虾。

软丝有十多斤,不过个头不大,就几两大,剩下的就是虾蟹杂鱼。

六排大地笼,总共有一百斤出头的货。

也不知道它们怎么想的,一晚过去了,就往地笼里钻。

一般来说都是用拖网或者延绳钓捕捉到,再不济就是闲了用鱼竿钓上来。

软丝有点像墨鱼,特别容易和墨鱼搞混。

和墨鱼最大的区别就是中间没有骨头,还有一个

软丝也叫柔鱼,软翅仔,属于鱿鱼的一种。

躯干尾端呈现出圆形,肉身透明光亮,新鲜的软丝用手摸着表皮一瞬,皮表瞬间闪闪发亮。

鉴别软丝是否新鲜,就用这个法子。

软丝也是鱿鱼中的贵族,口感自然也比常见的鱿鱼好吃,价格也更贵些。

这个是软丝哦~

这个是墨鱼~

总的来说,这些软丝有一半是可以卖的,剩下的一半早就被虾蟹摧毁得残破不堪。

没关系,留着自已吃也没事,反正还没臭。

晚上又多一个菜,嘿嘿。

收完地笼,检查了一番,发现破损小,还能继续放。

杨母、杨父、杨清桦快速的将杂鱼小虾剁吧剁吧,放到地笼放诱饵出,继续放。

一家人一致认为,这个地方是小青龙老巢,放在这个位置准没错。

实现小青龙自由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