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瑶还记得上辈子,和儿子忙完一天的工作,她在厨房做晚饭。
二十多岁的杨溪俊,五官精致白皙,可脸上的表情却如同天真孩童一般。
他喜欢有关大海的一切,每天和娘工作完,就会撒娇要玩一会手机。
当时就是看到视频里有人钓到大鱼,欢天喜地的捧着手机来娘分享。
手机的屏幕里刷到单视频是在国外,那边有个地方牛港鯵特别多。
国内很多钓友都喜欢去那边钓牛港鯵。
为啥那个地方的牛港鯵会泛滥成灾,就是因为不好吃是原罪。
钓友钓上来,送给当地渔民,白送都没人要。
牛港鯵在后世无论是在国内的交易市场,还是在国际的交易市场都很低,升值不够运费和油钱。
晒干以后变成鱼干,味道会好一点点,除了这个法子,任何做法都口感怪异,无从下咽。
这是多少海钓人和当地渔民捏着鼻子总结出来的经验。
当时母子俩看完还傻乎乎的畅想未来,说以后一定要去那边钓一次牛港鲹。
童瑶收起心思,对于这条大鱼的价格不抱希望了。
也就是这年代肉类少,鱼肉也是肉。
码头能以几分钱收,她钓的这条有八十多斤,能卖个三四块钱。
换其他渔民,能网上几斤,十几斤的牛港鯵更不会卖,直接晒干自家吃。
第357章 带鱼爆网
滚动轮还在拉网,杨父停好船抱着孙子过来。
放下孩子,他快速看了一眼里面的牛港鯵。
“哎哟,这条牛港鯵还挺大哈,阿瑶厉害了,看得我都想钓两杆。
回码头你们阿公看到肯定乐呵,昨天才给你这条鱼竿,今天就钓上这么大的鱼了。”
杨父看到这条鱼也是开心的,重点是夸童瑶厉害和老人家开心,不提啥卖不卖得上价钱。
想来杨父自已都知道鱼大是大了,确实卖不上啥价钱。
童瑶倒是不在意钱不钱的,能钓上这么大的牛港鯵就当做乐趣呗。
杨溪俊探头看了看大鱼,抱着娘的腿,夸张的喊:
“娘棒棒,钓大鱼鱼,我娘!”
童瑶三人失笑,她拉着小家伙往甲板旁边站,因为起网机已经在起网了,一会网包会落在甲板上。
杨父和杨清桦合力将网包拉到甲板上,两人喜出望外的打开。
“乖乖咙滴咙,爆网爆网,几乎全是带鱼。”
“果然和阿瑶说的没错,赚钱了。”
父子俩相似的眉眼迸发出同样的惊喜,牛港鯵算啥,甲板上一大堆的带鱼才是真正的大头。
童瑶蹲下身挑拣带鱼,甲板上的带鱼个头大小不一。
大部分都是大个头,比之前在码头礁石边下地笼的还好。
她拿出一条笑眯眯道:
“这片海域的带鱼个头大,还肥得很,姐夫估计能给个高价。”
杨父眉笑眼开,语气似玩笑话:
“我们可谓是千里迢迢过来这边,船都开了五六个钟头,必须给高价,不然咱们不卖给他,自家女婿算什么。”
杨清桦抽空看了一眼自家儿子挂着的奶瓶,瓶里还剩下小半奶,压力瞬间上来了,一个劲点头:
“爹说的对,得让姐夫提高点价钱,不然家里小少爷的奶粉钱都不够了。”
不是开玩笑,这进口奶粉是真的贵。
听说还是香江的“惠氏奶粉”,难得碰到不要票才能买到的。
之后要买还得要票据,老父亲还得去跟城里人拿钱换票呢。
这年代工业、农业都很不发达。
别说奶粉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