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海岛大说明周围海域的鱼货多,这是好事。

把地笼放好,又开始放延绳钓。

刚放完延伸钓,杨溪俊就起床喊人了。

一家人不着急拖网,先伺候小祖宗吧。

七点钟了,他们也饿得慌,吃早饭再说。

童瑶再给小家伙洗漱完,早饭也热好了。

杨溪俊最近沉迷于自已吃饭好厉害的自信中,不要娘喂,自已用木勺子一口一口的费劲吃饭。

童瑶用一块干净花布垫在小家伙的小腿上,这样防止肉粥掉下来。

自家儿子是个爱惜粮食的,每次掉出来的米粒都会捡进小嘴巴里吃完,甲板脏得很,有这条干净的花布刚刚好。

大人吃饭快,休息一会,也不等坐在甲板上正在努力喝粥的小家伙了,开始拖网。

新海域的海货如何,等会拖一网上来就清楚了。

原本童瑶还打算海钓呢,苦于没有诱饵,就此作罢。

等杨溪俊吃完早饭,帮他收拾干净,再拿出儿童读物教孩子。

童瑶给儿子慢慢读,不懂的字就问杨清桦,一家三口默契得很。

两个钟头过去,可以起网了。

杨父停好船,把杨溪俊抱到安全的位置看着,给童瑶夫妻俩在甲板上拉网包。

“哇,爹啊,这片海域不错啊,爆网。”

网包拖上船,童瑶就惊喜喊了一声。

杨父也好奇的看着网包,抱着杨溪俊走近。

“看看到里面是什么鱼,可别是青占鱼了,最近青占鱼旺季,大家伙都网怕了。”

童瑶和杨清桦跟着祈祷了几句,就去打开网包。

杨父看到网包的鱼,手上的大胖孙子都快抱不住了,快步蹲下:

“哎哟喂,带鱼啊,没想到这片海域带鱼那么多。”

杨父说完,又想到了什么,理所当然道:

“难怪了,十月头,也到了带鱼旺季,码头的船也有不少人家网到带鱼,不过也就百把斤顶天了,咱们运气真好。”

童瑶想起之前的事,乐呵呵道:

“上个月咱们被偷地笼还气呢,那次地笼可有二十多斤的带鱼,要是没被偷,估计多个十斤。”

杨父和杨清桦也想起上个月被偷地笼的事,之前是趁着台风刚过,去码头礁石那边放地笼,没想到被偷了两排,可惜了好久。

上个月也才九月份,带鱼洄游到她们南边还少了点,现在十月份了,才是真正多起来的时候。

杨清桦边挑拣边高兴的接话:

“我们经常作业的海域还是离陆地近了点,带鱼有是有,但也少,这片海域离陆地远,还没有人涉及,怪不得那么多带鱼。”

可不是吗,这网是真正意义上的爆网,三百多斤的货,带鱼就占了大半。

童瑶指了指竹筐的对虾:

“不光带鱼呢,还有对虾也多,个头够大。”

杨父让小家伙离远一点,才蹲下帮忙,经验老道的指点:

“这片海域对虾够多,秋季的海虾多,九月到十一月对虾口感最好,也是秋汛,一会我们拖网估计就是对虾多了。”

别看这会竹筐里才三十斤对虾,杨父就是能通过这一网的对虾数量来判断出来。

以前在老海域一天也才有六七斤左右的对虾,这片海域却多了一倍。

这说明这片海域对虾泛滥得很。

对虾贵得很,收购点给一块二一斤。

这三十多斤,能卖三十多块了。

加上两百多斤的带鱼,一共能卖一百多块,绝对是前无仅有的爆网。

杨父欣慰的看了童瑶一眼,哎呀,还好是听阿瑶的往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