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溪俊也一天没见到哥哥了,兴奋的围着他转圈圈,就是不给他拉手,嫌埋汰。

童瑶抱过顾南,握着他的小手一打开,果然,全是泥。

只能带着孩子去洗手洗脸。

其他孩子见板车上有水果,激动的叫大人开。

童瑶喊了一声:

“都过来洗手,洗脸,不然不给吃啊。”

喊完又叮嘱童母:

“娘,板车有个竹筐有肉包,你拿出来蒸会,热一热,一会吃。”

一群小孩更兴奋了,叫得大声得不行。

惹得隔壁的老邻居捧着碗跑到墙边看。

农家的篱笆墙矮得很,踮个脚尖就能看到院里的场景。

纷纷对童母打招呼:

“哎哟喂,翠兰啊,我还以为你家出啥事,那么大动静。

原来是童子鸡几个回来了,咋买那么多水果。”

“呵呵,胖瑶在家就是不一样哈,是不是昨天卖给老黄家的鱼值老多钱了啊,今天就去县城逛了。”

“你们去县城逛咋还带那么多竹筐。”

“哟,买那么多包子呢。”

童母不擅长扯谎,况且平日里和周围邻居自家关系处得不错,这给她难住了。

实话实说吧,感觉又不太合适,只能看向自家男人和闺女。

童父拿了个菜篮子拣橘子,一家分点,才笑道:

“青鱼不值钱,也就个头大,卖得点,不多不多。

这不是县城有个兄弟吗,家里蔬菜熟了就送点过去。

你们也认识那人,就是卖树苗的那个,这橘子还是他送的,你们尝尝看,味道好的话,你们也可以跟他买树苗。”

第242章 分钱

两边邻居接过橘子,笑着道:

“哎呀,我们家哪有这个钱买树苗,刚给家里儿子建好土房,分家出去,家底都掏空咯。”

“可不是,不分家,几个儿媳在家吵得不行,现在就剩我们两口子住还舒服得很。”

“还是你家媳妇好,当初就应该让你帮我儿子看看,你童子鸡的眼光好。”

一个老头子很给面子,放下碗直接拨了橘子,尝了尝,竖起大拇指道:

“怪不得这树苗贵,种出来的橘子确实甜,等你家的果成熟了,我跟你换一两斤回去。”

邻里邻居都是拿自家的东西换,知道卖得贵,那他们就拿多点换呗,不让童子鸡吃亏就行。

在村里生活,就是这样你来我往的,真收钱也不好意思。

童父笑眯眯道:

“好,到时候来换就行,要让我真送有点难,家里第一批成熟, 本钱都没回来呢。

你们看我一大家子住在一块也挤得慌。

得快点回本,建好土房,分家出去,他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咱们做父母的也省心。”

“可不是这个道理,做父母的劳碌一辈子都是为了儿女,你们快去吃饭,到时候忙不过来叫我们帮摘果子。”

“对,远亲不如近邻,别跟我们客气。”

童父乐呵呵的他们聊了会,听到老妻叫开饭,才拿着菜篮子回堂屋吃饭。

童瑶早上特地留了一些刀鱼出来,让娘晚上用两种方法做。

一个用姜丝清蒸,一个用猪油炸。

清蒸刀鱼童母还愿意,但用猪油炸刀鱼?!

气得差点把童瑶放油里炸了,还好童瑶是凌晨出发前说的。

说完就溜,没被老娘继续骂。

童母晚上不知道做了多大的心理建设,还是做出来了。

还别说,这个季节的刀鱼确实不肥,清蒸味道也就那样。

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