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溪俊消化完大人的话,突然站起来,跑到童父面前挺着小肚皮喊道:

“歪公,俊俊腰,好好,看~”

小家伙肉嘟嘟的小圆肚,大人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找不出腰来咧

不过谁让人家长得可爱呢,三个长辈立即换了一副笑脸,对小家伙上下其手摸着夸:

“对,我们俊俊的小腰最好~”

“唉哟,外公看看,我们俊俊的腰圆不圆~”

“俊俊饿了没有啊,哎呀,外婆给你剥红薯吃。”

杨溪志和童翔两个难兄难弟哼哼得更大声了。

特别是杨溪志,刚才还说自己小孩子没有腰,那小胖墩又有了?!

童瑶拍了拍两个小子的肩膀:

“没事,你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肤浅的,她们只看脸,不注重你们的内在优秀,你看我那么完美的一个人,不也经常被骂吗,看开就好。”

两个半大小子一脸无语,好想骂两句这个人,但…唉…算了。

两艘船一前一后加大马力回码头,临近码头时,已经到了六点半。

大部分渔船已经回码头称完货了。

大半收购点的门也都半开不开,在后院吃饭。

童瑶她们找好位置停船,没走到岸上,就见阿公阿嫲带着家里的孩子迎上来。

赵有富也第一时间推板车冲过去。

两个老人家看见她们平安回来,心里的大石头放下来,第一时间没去看货,而是先拉着童瑶和杨溪俊嘘寒问暖。

直到确认没啥事,才转头去看货。

赵有富也一样,是看老丈人呢一家老小都平安回来,才乐滋滋的去帮忙。

别的老板都是坐在收购点等货上门,而他是亲自帮忙。

没办法,谁让这是他老丈人呢,一家人嘛。

更何况,童瑶一家出海了不得,他收购点现在越来越离不开她们两口子了。

早知道童瑶有这运气,他说什么也要先借钱给她们买船,自己也能更早发财。

生意人,互利互惠嘛。

赵有富帮搬着海带,脑子里飞快运转想了一通。

上千斤的海带啊,他多报一分钱,就能多赚十块。

加上一些海货,也能赚不少……等等…

随着海带搬上车和一些平常见的螃蟹杂鱼搬上岸,再加上7筐的黄条鰤赵有富以为差不多了。

谁知道货舱里还有鱼货!

赵有富站在甲板上看着她们又从货舱里拣黄条鰤出来,惊喜道:

“卧槽,咋还有黄条鰤,不是就六筐吗,今天码头有四条船回来,说你们遇到鱼群,他们也网到三四百斤这样,我以为你们也差不多…”

童瑶将儿子交给阿嫲带着,就加入大队伍帮忙,一个个的忙得要死,没功夫搭理赵有富。

赵有富此时也并不需要回答,他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一筐又一筐的黄条鱼分拣进筐,又抬上岸。

紧接着又看到:

“妈呀,这么多黄条鰤就算了,还有椰子蟹!草草草,这是鞍带石斑鱼!”

童瑶听着赵有富在耳边激动大喊,粗犷的声音吵得她不耐烦:

“姐夫,别喊,来搭把手,将这条鱼抬上板车,竹筐放不下。”

“好好好,姐夫抬!”

介于赵有富中气十足的惊呼,临近岸上收购点的几户人家瞬间知晓,上到80下到3岁,全都捧着饭碗出来凑热闹。

也就做收购的老板能认出鞍带石斑鱼,毕竟他们偶尔能出去外面谈生意,同时也见见世面。

一个个收购点老板,对赵有富羡慕嫉妒得滴血,怎么好货都让这胖子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