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翔和杨溪志在一旁哀嚎,半大小子,是真的不愿跟大人干这种枯燥的活。

打椰子多好玩啊,晚点还能看看有没有椰子蟹上钩,这种才有成就感。

两人纷纷向童瑶求救。

童瑶霸气摆手:

“没事,让他们去吧,收购点不收,咱们去一趟县城,家里有自行车,方便。”

哦豁,这句话,又让两个小伙子星星眼了。

童母都忍不住捶了她一下:

“多大的人了,也不沉稳点,跟个孩子一样胡闹。”

杨母现在可相信童瑶说的话了,特别是县城外面的事,童瑶知道的比她们都多,这会维护童瑶:

“亲家母,听阿瑶的,就让阿翔她们去吧。”

两个小子欢呼一声,拿起线就冲。

杨母又骂人了:

“用石头打椰子就行,千万别爬树,给我知道看我不扒了你们的皮,特别是杨溪志,听到没有。”

杨大嫂不用说,直接对着自家儿子开吼。

童母跟着喊童翔:

“阿翔,你比阿志大,懂点事知道没有。”

童翔比杨溪志大七岁,杨溪志要是出了啥事,亲家变仇家都有可能。

两个孩子跑得头都不回,大声回知道了。

童瑶也背起儿子,和杨清桦、杨父一起去开船收延绳钓,地笼网。

放地笼的地方离孤岛不远。

但延绳钓就远了,延绳钓是钓大鱼,由于童瑶想上大货,选深些的海域。

杨父开船,开了几海里就到了收地笼的地方。

一海里等于1.85101公里(千米),码头到这个孤岛开船过来也要一个多小时,相当于陆地上距离三十多公里远。

这个孤岛也算是挺远的地方。

地笼网的浮标还在老位置,杨父把船停下来。

童瑶和杨清桦收地笼,地笼在水下有阻力,又湿了水,得用劲拉上来。

不过对于成年人来说,这都是小意思。

杨父走过来骂了一句:

“他娘的,这次没人偷网了吧,这么远的地方,我就不信还敢来偷。”

童瑶和杨清桦想起被偷地笼的事,都忍不住跟着骂。

上次那两排地笼绝对爆网,值个两三块钱的。

童瑶一家又不是大户人家,拿钱不当钱看,两三块钱心疼得很。

地笼网陆续拉了三排上来,还行,没有爆网。

浅海也没有啥大货。

这个季节是螃蟹的旺季,拉上来几乎都是梭子蟹,拉了三排,有个三十斤左右

公的母的都肥得很,梭子蟹价格也不错。

分大小,大的三毛一斤,小的两毛二一斤。

这三网掺杂着一些小杂鱼,小白虾,加起来有十斤左右。

杨父在一旁帮分拣,边开口:

“小鱼小虾单独放,留下来,等回去的时候顺便在村里近海旁放,明天家里请酒,后天你们回亲家那边过中秋,我和你娘来收就行。”

这会杨父又不怕被偷地笼了,反正他不信那个贼还敢偷!

童瑶和杨清桦自然是爹说啥就是啥呗。

最后三网上来梭子变少了,就十斤左右。

倒是有几斤皮皮虾、章鱼、鱿鱼,四条一斤左右的红杉鱼。

皮皮虾和鱿鱼价格还行,但是量少,杨父留着自家吃。

红杉鱼更便宜,行情好一毛钱一斤,旺季直接八九分钱一斤,是他们南海的经济鱼类。

也叫“红三”和“瓜三”,四斤重更卖不上钱,杨父也留了下来。

红杉鱼啦!

最大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