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嫂低头吃着这块鸡肉,心里莫名有些暖暖的。
自家男人可从来不会给自己夹菜的,还不如老四媳妇。
吃得差不多了,杨父清了清嗓子,等大家都看过来,他才开口:
“难得今天人都齐全,我也宣布个事,昨天的黄唇鱼卖了一大笔钱,咱家人口也多,几间房都不够住,我早上和村长申请宅基地盖房子,批的是码头那边,到时候房子建好了,就分家。”
杨父这话一出,杨大嫂和杨二嫂默契的目光闪烁,心里火热了起来。
分家算是村里所有媳妇的奢望,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婆婆管家,谁都不愿。
能自己当家做主才是好日子啊。
村里人几乎都是一大家子一起住,父母在不分家,这是他们这几代人刻在骨子里的老规矩。
自从娶了童瑶进门,再加上老四家的小儿子的事,他们心里始终有隔阂。
谁愿意给人做一辈子的老黄牛,要是老四的儿子长大后好不了,那她们的儿子女儿不就是要被拖累了吗。
童瑶倒是没什么想法,上辈子分家也是儿子八岁后,家里大嫂二嫂忍不了才一起联手在家里闹分家。
当时杨父和杨母跟大哥,在码头沙滩那边建了两栋一层的石头房。
二哥和自家一人一栋,这辈子家里有钱了,就是不知道杨父杨母怎么分配了。
童瑶剥着剑虾,喂自家儿子,孩子小吃得慢。
再加上童瑶也不是先喂儿子吃饱,自己再吃的娘。
都是和儿子一起吃,这不就剩下她们娘俩了吗。
杨大嫂心里激动,但嘴上却是说着反话:
“爹,父母在不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才热闹呢。”
杨父心里对杨大嫂满意的点点头,看着就是大房,识大体。
第16章 伤人心咯
杨二嫂是个会来事的,自然不能让杨大嫂一个人表现。
也在旁边接话:
“爹娘,大嫂说的不错,咱们一大家子在一起人多,有句话叫人多力量大。”
“住在一起多省钱,平时我们和娘一起去淘海都能捡不少呢,偶尔娘还能搭把手看着点孩子。”
“我们能省事不少,孩子现在还小,等孩子大一点再分开也可以,咱们能生活在一起也是不太容易。”
此话一出,杨父杨母更满意了,娶妻娶贤,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吗。
但他也是和老妻商量了一整晚才做出的决定。
人多热闹是没错,但牙齿还有和舌头碰撞的时候。
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经常因为谁做的事情多了,谁赚的又太少了吵架。
特别是对老四媳妇不满,再这么下去迟早得闹出事来。
杨父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
“行了,爹知道你们是个好的,分家的事我和你娘已经决定了,就这么着吧。”
杨大嫂和杨二嫂面上的欣喜也藏不住,嘴角正要挂起就听公爹继续:
“还有一个,你们阿公阿嫲年纪大了,在那边住也不方便…”
话没说完,杨父就被阿公打断:
“哎,我们现在还干得动,不用跟谁,等以后再说。”
话音刚落杨大嫂就抢先开口:
“是啊,阿公阿嫲现在身体骨硬朗着呢。”
杨二嫂也在旁边支持:
“那可不,我们阿公阿嫲可比村里的老人家能干,养老这个问题也不急。”
话是这么说,阿公和阿嫲虽然愿意自己住。
但是被人这么硬夸,心里也有些难受。
杨父心里也有些怪异,当初自家得这个破旧的二手大船,还是自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