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桦是个好奇心不强的人,又听媳妇的话,闻言也不再看,低头赶路。

童瑶她们走在大路上,距离他们不太远,就五六百米的距离。

那边的人自然也看到他们。

脸上有道刀疤的彪马大汉眯着看过去,身旁的瘦小年轻小伙凑到他身边小声道:

“刀哥,刚刚路边那个男人头戴手电筒看过来,咱们要不要过去看看。”

刀哥挑了挑眉,不在意道:

“不用,就是一家三口,还有个包着头巾的女人背着孩子,估计是回娘家,没事,继续干活。”

这年头推板车回娘家的人多了去了,没钱就靠腿,有钱坐客车,刚刚那一家三口就是个没钱的,不值得他费心思。

瘦小的小伙子看老大都不在意,他也耸了耸肩继续去搬货。

反正老大说啥就是啥,他只负责听命令行事。

“娘,哦憋憋。”

童瑶:!

快速的解背带,把孩子拉屎。

小孩就是这样,不分白天黑夜,有屎有尿就得拉,直肠子。

等收拾完儿子,又喂他喝水,这才继续背着赶路。

杨清桦心疼媳妇,提意道:

“阿瑶,把这臭小子放板车上吧,你背着累。”

童瑶摆了摆手,催促他继续赶路。

板车都是鱿鱼干,味道大,又冷,不如背上暖。

带了个小花毯包着儿子,他也舒服。

这孩子估计也不肯坐板车。

等走到县城的海鲜市场,小家伙早早就在童瑶背上睡着了。

孩子能精神多久,不一会就能睡熟。

到县城的海鲜市场才凌晨三点,这比童瑶估摸的路程短。

杨清桦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心里紧了紧,将妻儿护在身后。

童瑶对于这会的海鲜市场也不熟悉,就算后世,她也很少来。

这会也好奇的东张西望,周围有不少人排队买货的。

听着他们聊天,才知道这个海鲜市场其实是三点准时开门,先来后到。

也没有啥领号码牌的,三个入口,三个出口。

大多数都是板车拉海鲜、也有两三辆是拖拉机拉海鲜,但大多数都是男人,很少有女人一起跟来。

队伍排得老长,海鲜市场的大门也就是个木头做的大门,时间一到,就从中间拉开。

虽说这会是凌晨三点,但海鲜市场外面和里面都设有路灯,灯火通明的照耀着,堪比白天。

拖拉机没办法进去,要借用海鲜市场的地排车。

她们板车是可以进去的。

里面场地简陋得不行,平坦潮湿的黄土地,每个位置都有画着长方形的线,面前有个木桌,木桌上放着数字牌。

轮到童瑶他们的时候,时间都过了半个钟头。

看门的大爷看到童谣是个年轻媳妇,还背着白胖酣睡的大胖儿子,心里有些可怜,自家儿媳妇这个点还带着孙儿呼呼大睡呢。

人家已经跟着男人出来卖货了,是个勤快人。

“你们第一次来是吧,就在那个位置吧,那个位置好,靠近入口,商贩爱去那边。”

童瑶和杨清桦感激的和大爷寒暄几句,临走时童谣掏了几颗糖给老大爷:

“大爷,多谢照顾,我们也没啥给的,就几颗糖,您拿回去给你孙子孙女甜甜嘴。”

大爷闻言更是满意,这年轻媳妇会来事,不枉费他给推荐那个位置。

那个位置一般人不敢动,平时都是几个大摊主联排占的,有一个小空隙,他介绍人去都能用。

这是给他的面子使然,平时安排都要收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