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承包户才是。”会计说:“就得交给村里,这是村两委决定的。我说你快交吧,一亩才八十,比原价便宜多啦!”运垒说不过会计,就低头耷脑回了家。跟爷爷一说这事,大脚老汉登时气得浑身乱抖:“这是什么熊事?还讲理不讲理?”

但他算一算,这九亩地虽然没有施肥产量很低,却也收了四千多斤地瓜干,能卖两千块钱,交上七百二十也还剩一千多块,心里的火气便小了一些。他对孙子说:“叫交就交吧。”但在孙子拿着钱走了之后,他觉得不对劲:这么一来,村里多收了,咱家也多收了,可是地里却是实实在在地少收了。这账到底该怎么算呢?算来算去算不清楚,老汉便倒头睡去,不愿再算了。

村里卖高价地卖得很不顺利。一千多亩张出榜来,底价还是按原来的,像去年秋后那样竞价争买的现象却再没出现,过了整整两天才有几十亩被人选走。封合作看见这种局势,只好召开村两委会,决定将地价统统降百分之十。这样,才出现了一些买的,但也不是太踊跃,三天中才有一半的地有了主儿。剩下的,封合作只好再降百分之十。

就在第二次降价之后,突然有个外号叫“封大能”的村民站出来,用一万元现金买走了一百二十亩。这个封大能年届四十,会多种手艺,整年在外头挣钱,这回却一下买了这么多地,让村民们十分惊诧。封大脚也被这消息震动,亲自找到他问:“大能,你再能还能种得了一百多亩地?”封大能微微一笑:“大叔你看你的脑子我种不过来就不会雇人种?”大脚老汉这时意识到自已的脑子真是有点笨过去宁学祥有六七百亩都种得过来,封大能这一百亩算什么?咳咳,眼下的世道真是变了,不光开工厂办饭店可以雇人,连种地也可以雇人啦。他给封大能算一算,这一百亩地的价钱已经够便宜的了,即使加上各种本钱和雇人的工钱,也到不了收入的一半。这就是说,封大能种上一年至少要赚个两三万。他不由得暗暗惊叹:啊呀呀,这个大能可真有脑子呀!

他决定,让孙子运垒也赶紧买去。但回到家把这想法一说,运垒却立即摇头:“爷爷,这事好是好,可咱办不了。”

老汉问:“怎么办不了?”

运垒道:“咱没有本钱。买这一百地,不光要一万现金,还要买拖拉机、买化肥、买种子、买农药,还要像办工厂那样开工资给干活的,这些,没有个一两万是不行的。你说咱到哪里弄这么多钱?”

老汉让孙子这么一算就算瘪了,垂头丧气地道:“唉,咱家还是不行呀!你爷爷种了一辈子地,是个土庄户。到了你这里,也还是个土庄户!”

祖孙俩根据家中财力合计了一番,最后去买了八亩作罢。???

大脚与孙子学不了封大能,但有些人却学得了。几天中,就出现了四户买五十亩以上的。买三十亩二十亩的就很多了。封合作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十分高兴,他说:“太好啦太好啦!土地向种田大户手里集中,实行规模经营,这就是农业现代化的方向!”

至此,天牛庙村高价地的第二次买卖终于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