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奈地收回目光。
董裕方才提起此事,大约是试探。他并非真要将采选名册再度塞到子烨面前,而是打算勾起洛阳这边朝臣的话头,联合他们,一并劝子烨。
但明玉直接临门一脚,将窗户纸捅破了。
洛阳这边的朝臣,知道董裕竟然连名册都准备好了,哪里会乐意。
杨鉴是林知贤的人。据我所知,在子烨成婚前,杨鉴这一干人等和董裕一样,都是力劝子烨采选的,也是把名册都准备好了。但子烨一视同仁,通通不予理会。
如今,董裕竟要先下手摘桃子,他们高兴才怪。
董裕插话插不上,只能由着对面一顿议论,面色有些不好看。
过了一会,还是子烨开口,道:“董卿之意,朕知晓了。此事,不必再议。”
董裕讪讪,忙应下。
我看一眼林知贤,方才这场争论,他一语不发,亦是置身事外之态。
待得方才的热闹过去,他看向子烨,不紧不慢道:“今日倒是还有一事,要请上皇示下。”
“哦?”子烨道,“何事?”
“北戎和谈的日子已经定下,”林知贤道,“我朝使者的人选却未有着落,今日,鸿胪寺又来问了。未知上皇意下。”
此事,自上次我和子烨谈过之后,子烨不见应许,我也再未听到后续。如今,林知贤蓦地提起,我有些诧异。不知他选在这个场合来问子烨,终究用意如何。
子烨微微颔首,却看向了景璘。
“昱之曾说过,有意往平朔城与戎王和谈?”
景璘的目光定了定,倏而一振。
我也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