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对大公子果然是关怀备至。不过说到这个,妾倒是想了起来,当年郑国公还在的时候,亦将大公子婚事视为头等要事,曾向先帝求娶公主。若妾未曾记错,他求娶的,正是殿下。”
咸宁公主一怔,脸上的神色有一瞬的不自在。
“这个么,”她干笑一声,“妾倒是不曾听人提过。”
我看明玉一眼。
当年,这事不成,倒并非只是先帝的缘故。咸宁公主的母亲薛淑妃,一心想将她与薛家的亲信联姻,故而每当我父亲向先帝提起,她就必是要在一旁敲边鼓,将先帝的念头打消。
不过到了后来,纵然我家倒了,这事也没有成。
薛淑妃倒是没有因为动乱而伤了性命,薛家跟着董裕等人趁火打劫,捞了不少好处。但朝中的争斗日益残酷。后来诸皇子作乱,薛淑妃的儿子凉王也在其中。
奈何凉王并不成器,起兵没多久,就被另一个兄弟颍王杀了。
薛家失势,投靠董裕。
景璘登基之后,咸宁公主就嫁给了董裕的儿子。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公主(下)
“是么。”明玉笑了笑,“那也许是本宫记错了。不过当年,先帝可是应许了郑国公,要为大公子许配公主的。如今放眼宗室,还未婚配的公主,只有……”
她的双眸顾盼,似思索片刻,再度看向咸宁公主:“只有孝宜公主了,是么?”
咸宁公主愣住,一众贵眷也愣住。
薛婉忍不住道:“孝宜公主才八岁。”
“故而却是还要等几年。”明玉叹口气,“不过那也是无法。许配公主可是先帝的意思,圣上以孝道治天下,断不会反对此议。大公子虽年长了些,可他一表人才,又袭爵郑国公,与公主乃是天作之合。此事,本宫回京之后,会向太后和圣上禀报,也让太后免于操心。”
咸宁公主张了张口,竟是一时说不出话来。
明玉拿起杯子喝一口茶,却又向薛婉道:“上回,卿的兄长宁平侯到宫中觐见太后,提起了卿的妹妹薛娴。说她年已十六,仍待字闺中?”
薛婉显然没料到明玉竟先提起了这个,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