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因此,哪怕桑塔纳售价高达20万元,堪称天价,不少改革开放后赚了第一桶金的人,还是托关系趋之若鹜的去买。
苏家也是找了人,才买到了两辆,羊城一辆,海市一辆。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人情社会,有些东西是没法避免的。
接到人后,一行人介绍寒暄了一番,便驱车回洋房那边了。
大伯一家回国,作为侄子,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
虽说国外也有本帮菜,但肯定没有国内正宗,苏廷谦便请了两个本帮菜拿手的老师傅,到洋房那边去做饭。午饭就在家里吃,吃完送他们回去休息也方便。
苏仲清之前的房子,跟苏家的洋房同一条街。只是苏仲清出国后,那房子被收公了。前段时间,为了帮着苏璟把那洋房买回来,他们也是费了些力气。
到了家,自然又是一番介绍,一家人互相认了个脸。
看到这么多的子侄后辈,苏仲清十分高兴,尤其是看到了几个曾孙辈,心里更是开怀。
他那几个孙子,如今也就苏廷邦的大儿子苏煦结了婚,但也还没生孩子。年纪大了,早就想看下一辈了。
看着几个叫他曾伯(外)祖父的孩子,苏仲清招来管家,把自已带回来给小辈们的见面礼一一送上。
女土的,是一人一套名贵的首饰;男土的是名表;四个孩子的,则是一人一张10万元的存折。
苏茉看那存折还是海市银行的,估计是苏璟提前准备好的。
吃完午饭,苏仲清一家便回他们家洋房那边休息了,里面日常用的东西苏璟已经备好了。
跨国奔波,又要倒时差,就是苏廷邦三兄弟都挺累的,更何况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太好的苏仲清。
晚饭,苏廷谦让两位师傅到那边去给他们做,一家人并没过去打扰,给了他们足够的休息时间。
在苏仲清倒时差的那几天,兄弟俩除了带他们在海市游览,还安排了几个聚会,邀请了不少苏仲清之前认识的朋友和一些海市商会有头有脸的人过来相聚。
风烛之年还能见到几十年没联系的朋友,苏仲清十分高兴,精神头也是一天好过一天。又因为认识了不少商会的人,对国内目前的投资环境,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