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

同时,后世著名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大队,也频频见报,大队的集体产业五金加工厂也被报道了出来。大队通过这个五金加工厂,在周边大队收益不超过一万元的情况下,仅当年就赚了30万元之多。

而大队的银行存款,更是已经有了100万。

一时间,全国哗然。在别的大队还挣扎在温饱线时,人家就已经有100万存款了。

100万!什么概念?华西大队也就一千多人,一百多户,平分下来,每户都能分到六七千块钱,这是多大一笔钱啊!

瞬间引起了大量的讨论,“工业兴村”一时成为当时的热词,更成了未来几年的主流。

许多嗅觉灵敏的基层干部,开始纷纷效仿,而一些有远见,早就偷偷建厂的大队,也不再搞“地下组织”,开始纷纷光明正大起来。

继华西大队之后,又有其他类似的大队纷纷冒出来,虽然收益比不过华西大队,但比其他大队,那也是远远超了的。

人们这才发现,国内原来早有不少先行者了。只是,这些之前是肯定不敢爆出来的,得偷偷摸摸,如今却公然见报,而且上头似乎并没有批评的意思。

国内的风,真的要开始变了。

与此同时,国家重要领导人也开始频繁出访各国,去看华国与他们的差距,学习他们如何招商引资。

国内的改变在有条不紊的行进着,外派出去的留学生们,也在废寝忘食的学习着,好早日学成回去报效祖国。

12月上旬,那18名留在波恩市语言学校学习语言的留学生也顺利从语言学校毕业,去他们的目标大学报到。

慕尼黑大学作为西德top1的学校,安排过来的留学生最多,一共有6名。加上苏茉三人,这里就一共有9名华国留学生了。

这6名留学生,得等春季入学,来了这边,也是跟他们当初一样,先自已自学补基础一段时间。

顾望亭送他们过来,同时还给苏茉三人各带了一封厚厚的信。

时隔四月,总算收到家人的信,三人都迫不及待的拆看起来。

苏茉的信封里,好几张字迹不同的信纸,估计是每个人都写了一些。